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安然

[原创文字]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写在学期之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05: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白水 的帖子

谢谢大哥指正,是我疏忽了。这篇其实也是少有的,一气呵成的一篇。 

关于他人那部分,其实有更多想说,只是写到那时就已经很晚了。 

刚刚回签到帖时,和秋莎推荐了《巨婴国》,这两天听了关于这本书的音频,更受启迪。 

等您忙完,找您好好聊一下~!!期待(☆▽☆)


以及~“‘目前’“唯一一篇”,真是保留了我成长的余地~哈哈哈~开心~!O(∩_∩)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4 2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安然这一学期收获颇丰啊!

  首先是这个学问背后一以贯之的线索,能有这个体会已经很不寻常了,想当初我年少轻狂时读那些后现代经典,一本接一本,到头来也是一头雾水,后来看了几本综述类的书,尤其是写后现代思想史的著作,才约略感觉出其中的一些脉络来。安然有空的话也不妨读读介绍这些思想发展史的著作,思路会更加清晰,比如,西马为何会与后现代思想产生共鸣?

  其次,这个学以致知(用),还有学之为己(人)的问题,我以为这两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巧在前些日子和寒凝聊天的时候还说到,如何才能学好一门学问?我以为,把一门学问学到家,除了爱上这门学问之外,别无他途。没错,就是像爱你的恋人,爱你的亲人一般。这种爱是纯粹的内在动机,其他的,为学位、为考试、为职业、为金钱、乃至为满足他人愿望去学,都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的特点就是不易持久,总是需要激发自己的意志力去维持。当然不是说这些外在动机就不正当,但光有外在动机是绝不会把学问学到家的。这是我对学之为己还是学之为人的理解。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管用的地方还在于,内在动机要求的回报一般是可以保证的,但外在动机则不然。一门学问可以直接带给你的是知识,是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但学问并不能保证你要求的现实利益,这些现实利益是社会价值杠杆决定的,越高层次的学问越是如此。此外,很多人把“用”庸俗化了,几乎等同于现实利益,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这算不算有用呢?当然算,而且有大用。如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所示,只靠技艺和应用,人类文明绝走不到今天,人类历史上的革命性时刻,都伴随着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我以为,学问就是为了改变三观,就是为了改变思维方式的。我给寒凝举了个例子,一些学生,他们的形式逻辑课可能也会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一接触到现实问题,那逻辑就让人大跌眼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认为这东西没用,他们只把这门课程当作一门课程、一项任务、一种工具去学,所以,即使得到很高的分数,之后还是缺乏运用逻辑的自觉。等到他们一次次被简单的骗局所蒙蔽,也许他们才会明白逻辑是多么有用的学问。

  关于他人这部分,我想安然你也许还有些补充。就我看到的,想说一点,就是看到自己思维的局限与僵化之处可喜可贺,但需谨防落入另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比如你提到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都是应该打破的吗?刻板印象有没有合理的地方呢?举个例子吧,夜里你坐公车回家,你很累,上了汽车发现有两个座位,一个座位旁边是一个相貌凶恶的纹身刀疤男,另一个旁边是文文弱弱的眼镜妹,我想你会坐在后者旁边的,对不对?再比如,你要和你的队友和一对不认识的对手打一场羽毛球混合双打,我想你们比较靠谱的策略是集中攻击对方的女性球手,对不对?当然,以上的例子,你的选择仍可能是错误的,也许文弱的眼镜妹只是伪装的通天大盗,也许你遇到的女性球手比男性球手还厉害,不过再给你一次机会,我相信你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刻板印象在这里变得有用了,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想你自己能够想清楚。:)学术思想总是在不断地质疑和否定中发展,包括质疑和否定他人,也包括不断地质疑甚至否定自己,我的习惯是,人家说合理的,我就想想哪里不合理,人家说不合理的,我就想想哪里合理,这种方法常常也能有些不寻常的收获。

  最后,愿学业顺利,早日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23: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剩翼大哥超级认真的回复都会特别感激,也启发我不断将思维深入下去。

对于大哥说的思想史的著作,我未来一定会去补课,感谢大哥的建议。我当下学问一以贯之的想法,多少来源于这学期每节课都要谈福柯,去听的几次讲座里也多引用福柯的理论著作。待有一天联系起儿时背《论语》的经历时,便恍然思想是成体系的。孔子说的每一句话背后,是其连贯的思想主张。而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也明白了福柯的《性史》《规训与惩罚》之所以被列为社科类经典著作,在于福柯在其中的思想是一以贯之,是成体系的。那些不同的学科说到底就是盛放思想的容器。而著作本身,随着时间的演进,早已逐渐脱离了单纯研究性(别)发展、规训的局限,逐渐演变为一种看问题看世界的方法和视角。写到这儿,突然有种“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感觉:) 

实践性是我之前不愿意来LSE的最大原因,那时的想法就是“这些东西学了也没啥用啊”,最后没有多情愿地来了也大概是为了“开开眼界”,借机旅行= =学期之初,身边有一些同学退学转学,就变得更加迷茫......但越往期末走,越觉得看问题的眼光开始发生改变。就像剩翼大哥所说,爱上所学是学好的不二法门。但这个“好”又怎么界定,怎么叫学”好“了呢?前些天给前男友写邮件,说“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绝非占有,可能也不是陪伴,而应该是影响。爱一个人要么和TA在一起,要么成为TA。”感觉处人处事,某种程度上也是相通的吧。目前在我看来,对于学问学没学好的标准,可以看其是否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体系。这种改变可能并非优化,就像大哥接下来对于刻板印象的提醒。 

关于他人,让我想到这个的是两篇reading。一篇的结论是没有同性异性恋,只有同性和异性的行为;另一篇描述了一个认知症状,(专业名我记不清了,回家查一下笔记再补充上来),病历是一个正常人申请医院割去他一条腿,因为在他眼中一条腿的人才是“正常”“完整”的。这些引导我去思考,究竟有没有所谓正确、正常、完美、标准……说到底normal,可能是因为common。如何运用刻板印象保护自己同时不伤害他人,的确应该是我后续继续去思考的。大哥说的“人家说合理的,我就想想哪里不合理,人家说不合理的,我就想想哪里合理”和我这学期上的话语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处,分析他人话语逻辑的建立的确是训练自己思维有趣而有力的实践。 

再次感谢大哥的回复,真的让我有了新的收获和新的体会!再怎么有收获,还是想家,想大家,哈哈,也期待早日回国与大家相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5 1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表达!标题尤其打动我,不必期待跳跃式的顿悟,只要不断思索,不断实践,就会水滴石穿。一生就是每一天的积分求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沉默的邦兄 的帖子

谢谢师哥~ :)“一生就是每一天的积分求和”,很是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6 1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安然 的帖子

前天晚上也听了《巨婴国》那一期,可能因为自己的家庭、教育算是比较健全的那种,一直对社会上一些现象完全不能理解,有时候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咦他为啥生这么大气呀”,听完真是挺受启发,横纵结合看问题的方式果然也非常值得学习
以及看主楼文章他人的时候,想起水云间有一个写李贺的帖子的一个回帖和文章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很喜欢那个回帖忍不住拿来说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6 2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然的体会和大家的回帖都很有启发,剩翼兄的观点更有提点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19 11:06 , Processed in 0.03844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