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9|回复: 5

转:怎样对待未经验证的网上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 17: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断桥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0206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之前说两个事情:

1.年后我要注册一个媒体类公司,以宣扬高科技及相关意识形态为主。2017年初我送父亲骨灰回国安葬,会在杭州居住两个月,当地朋友如果有兴趣见面,可以私信联系我安排时间。

2.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忽悠(huyoudeyuanli),以及我的朋友发起,志愿者团队维护的微信公号反海外谣言中心(anti_rumor)。

————————————————————————

本文系作者微博收费问答中的一篇。

六忆 01-20 13:49 提问

问题价值:¥50.00

最近刚看完你的《忽悠的原理与技巧》,受益匪浅,对于这本书不能出版我深感遗憾。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估计很难静下心来读完《忽悠的原理与技巧》,即使这本书本身非常好看。对于普通人来讲,在这个信息过剩的年代,如何快速有效的识破假消息,不被网络舆论左右?


破破的桥 01-21 09:22 回答

感谢你喜欢我的书。这个问题太宽,难以回答妥当。我讲个写书后发生的故事吧,也许能给予大家一部分灵感。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的主要部分,是2012年2月到10月完成的,期间我大概访谈了方、韩双方的支持者共几十个人,倾听他们的想法。但10月之后,我基本不再联系他们了,因为我已经耗费了足够的时间,成为了这件事的权威,低层次交流对我毫无意义。而这件无聊的事情也不会再有其它权威,聪明人不会去花那么多时间研究,傻瓜再研究几年也没用。

但凡事都有例外,一位关心此事的朋友是国内名校教授,自称上网7年,网络辩论经验丰富,所以他的来信,我几乎每信必复。但争吵的结局都不甚理想,基本上是在“我:这个你也能信?”、“他:这个凭什么不能信!”的无营养口水中结束。2014年,我的书在知乎发布后,他又来消息了,内容大致如下(并非原话,凭记忆还原):

教授:韩仁均以“韩寒”作笔名,在儿子出生后到他成年前,在各种知名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这个虽然不算铁证,但你能否认这个巧合,对你的结论不利吗?为什么你的书里连提都不敢提?

破桥:在儿子出生后用“韩寒”笔名在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教授:这你都不承认,大家都在谈论。

破桥:你能告诉我,韩仁均以“韩寒”这个笔名发表了什么文章吗?发表在哪里?

(过了几个小时,他发来了如下证据,就是下面这篇叫《韩仁均打酱油记》的文章。图很长,我截了前半部分。文中显示韩仁均以“韩寒”笔名在各杂志上发表了接近20篇文章。打圈圈的部分查证结果见文末。

我翻了下文章,发现转载量不少,微博上就有几千人转载,不用说天涯贴吧什么的了。至于阅读量肯定是远超过我的书了。)


v2-ddaf0cac53a6cf78ae9b91386878d5f9_b.jpg


破桥:这就是你所谓的证据?

教授:数字和表格不会说谎。

破桥:可是人会说谎啊,里头的信息你查证了吗?

教授:我没有亲自查证,可是如果有问题,网上那么多韩寒粉丝,早就指出来了。

破桥:所以你并没有查证过这是不是事实。

教授:就算真实的可能性只有10%,难道就不该认真对待么?

破桥:不会有10%,真实的可能性为0,如果你认为有10%的可能性是真的,说明你7年的网白上了。舆论水平只相当于网络新手。

教授:你也没查证过,你怎么知道连10%的可能性都没有?

破桥:0。

教授:10%。

破桥:0。

教授:10%。

破桥:0。

……

(以下进入无营养口水阶段)

成书过程中,编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写得太深了,很多读者会读不懂”,我觉得很可笑:高中生都看懂的文章,哪里深了?我甚至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回读者信的模板:“你提出的问题,请参考本书第_章第_节。”

然而,当这本书真正发布以后,接到各色各样的读者来信,我才慢慢意识到,这本书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浅,但对同样人数众多的另一个群体来说,的确是太深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逻辑思维能力或网络舆论知识,而是更加基础、更加低端的一些东西。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写一篇什么“SB250病毒肆虐,不要出门”的文章,原意是讽刺。你觉得标题又有“SB(傻逼)”,又有“250”,总不会有人会错意了吧?结果却发现一大堆人全信了,文章成了百万阅读量的爆款,连你父母都在朋友圈转了,还特别关心地转发给你,怕你出门染上病毒。你会非常崩溃。

像上面那种材料,网络老手瞧一眼就直接忽略了,不会当成有效信息对待,很快就遗忘了。但对普通人来说,这种材料反而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会去当真。

问题是,为什么有经验的人“瞧一眼就认为是假的呢”?在我们看来,这完全基于直觉,理所当然。但想认真回答这个质疑,却很难。我个人反思后感觉,有可能是对方文中提出了很多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明显需要大量的查证工作,但一个缺乏名气与机构信誉保证的个人作者,在文中却没有把这些工作量体现出来(比如没有任何杂志与作者信息的截图)。他本应努力证实他个人的信誉,但他却为理应艰巨的查证工作选择了造假成本极低的文字载体,表现出了异常,让我们这类网络老手本能拒斥,所以瞬间就认定这材料不值得认真对待。

而对普通人来说,作上述判断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们只能感知到这是个未经查证、信誉可疑的私人来源。但是,这些人有个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是,如果一件事无法求证,或者无法支付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求证,而相信它又对自己没有多少坏处,那么他们就会支付一定比例的信任。尽管比例很低。

神医:吃绿豆汤治百病,不但可以抗癌,还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延缓老年痴呆。

你:这百分百是假的,骗子。

父母:你说这是谣言?为什么?你懂医学吗?你懂食品吗?凭什么说人家假?信个一成,又不会死。

上面那段对话其实等效于下头这段:

A:离地球1000万公里的环太阳轨道上有一把紫砂壶。你信不信?

B:这事没法求证,反正信了对我也没损失,姑且信10%吧。

普通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谨慎,这些没来源的小道消息,我们只信10%,还不够谨慎吗?然而这是信息匮乏时代的坏习惯,在信息污染环境下,谣言呈海量爆发。假如每一条谣言你都信10%,只要同类谣言一多,你立刻就坚定下来了。

一个观点,建立在10个坚实的,逻辑紧密的事实之上,是正常的,不稳定的,如果其中一两个事实被动摇,这个观点就会倒塌,人会在反思之后建立起新的观点,这是正常的认知模式。信息污染下的观点,建立在更多的,比如100个将信将疑的,可能相互矛盾的材料之上,然而它却反而很稳定。你指出论据互相矛盾或者某条确证为假,用处有,但不大,因为对方本来就不怎么信这些材料——错了就错了呗,但那么多材料总有几个对的吧?他们的观念建立在信息数量之上,殊不知,信息爆炸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数量。一家水军公司七八个人,只要渠道充分,编几十条谣言糊你一脸,一点问题没有。

假如你有“无可靠来源的信息别理会”的意识,那么至少9成的谣言就影响不到你了,不用担心错过什么,真正有用的信息迟早会被你看到的。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让你在事业上乘风破浪(给韩寒同名新电影做个广告)。

最后附此事查证结果(是在谈话之后一年,15年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有清华学生去图书馆查考,花了一整天,只查到了画红圈圈的部分书籍,并贴出了查证截图。我深为对方花费的时间不值。)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胃口的假新闻与更合胃口的假新闻

郭文景是杭州二中高三学生,近期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为2016年本科新生。朋友圈旋即被她的新闻刷了屏。先是大加褒奖,说她目标明确、学习刻苦、颜值高,在中美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中均获大奖,业余还去美国参加各类编程与社会活动,这是一个学霸碾压学渣的故事。接着就是一轮黑,网民爆料称她原是美国公民,父亲是信雅达董事长,父母均为MIT毕业,这又变成了一个贵族碾压平民的故事。


01.jpg


看的出来,传播后续新闻的人有少许智商优越感。不过若论两条新闻的靠谱程度,后一条要糟糕不少。前一条的主要问题是隐瞒了美国国籍。没有国籍,她的不少成就,如参加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是无法完成的。另一些成就,如被哈佛提前录取,将不再耀眼。她的颜值貌似也不算高。后一条新闻,仅国籍系网民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新闻中获得,干净有效。其余信息,如她父母为某公司董事长和MIT毕业之说,均系网上各类匿名ID爆料,这些匿名者分别自称为她的同学、她父母的同事、她父母同事的朋友等等,特点是除了她父母名字以外,什么都知道。我在这里不怕打脸地判断这两条均系谣言。


02.jpg


从这件小事里,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舆论的路数。先从正方角度炒一遍“杭州某高中高颜值美女学霸努力奋斗成为哈佛学生”,发现原来是美国人以后,再反过来造一轮谣“大骗局,哈佛女父母原是MIT毕业生”。这叫“一锅两吃”,同一个新闻点,中国的媒体和自媒体可以挖掘并编造出两条有爆点的新闻来,堪称勤俭节约的典范。

当前中国是个共识极其分裂的社会,读者阅读新闻时各取所需。有人相信“勤奋成就天才”,那自然可以无视她的美国国籍与具备国际视野的家长,毕竟这样的成就在美国也属凤毛麟角,而她初中就读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就读杭二中,正规中学教育的确主要是在中国完成。假如你相信阶级分化,“某些人的起点就已超过你的终点”,那自然可以无视她的努力,相信其成就绝大部分是由金钱和家长的人际关系铺路。普通父母连哈佛在哪里都未必知道,更罔论了解如何申请美国大学与定向培养孩子相关技能。

前段时间的一条新闻更为典型,一位妇女在剖腹产子后,突发羊水栓塞而亡。首篇报道描述了病人家属的彷徨无助,妻子死讯由村支书转达而非医院通知,悲痛欲绝的家属来到医院后,见到的是空空荡荡的手术室和简陋的手术台上妻子冰冷的尸体,医生护士均不知去向。但很快网媒又爆出了另一套故事,医生认为孕妇顺产有风险,要求剖腹,婆婆担心影响生二胎,丈夫是农村人没有主见,唯唯诺诺,双方争吵拖延了一个小时丈夫才签字手术,延误了病情,病人死后家属立即带人打砸医院。两条新闻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当前医患关系尖锐。一些人就医体验很差,挂号窗口卖票的黄牛,长时间的等待,冷着脸不搭理人的医生,费用高昂未必对症的指定推销药品。这些人愿意相信前一类新闻。记者对场景细节做了处理,暗示医护缺乏责任心导致医疗事故。但实际上,医生护士不在手术室,是因为在其它房间休息。羊水栓塞死亡率本身就相当高。而委托村支书转告病人,则可能是担心病人家属情绪失控无法交流,这经验从后来医院果然遭到家属打砸得到印证。

若你经常上网,了解医生成天辛苦加班,工资低,还经常被无知病人辱骂,病人死在医院或者术后残疾,医生护士往往会被医闹殴打讹诈。那么你会更愿意相信后一条,尽管那条新闻的所有重要细节都是网络写手编造的。这些细节描写为的是栓上另一系列易于引爆舆论的热点话题:“繁殖癌”、“婆婆欺辱媳妇”、“好女莫嫁凤凰男”。

很多人发现媒体喜爱在医患报道中污蔑医生医院,吃人血馒头。于是对相关新闻产生了警惕和厌恶心理。不少媒体、自媒体和意见领袖很快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那咱改黑病人呗,又不花钱。所以现在,网民在舆论狂欢中经常会把人血馒头吃两遍,一遍蒸着吃,一遍烤着吃。先黑医生再黑病人,一具尸体反复利用,媒体喜获双倍流量。

无论正反两面都能灵活炒作,是写手的基本技能,以下是常见案例:

1.对同一件事,展现不同侧面:

正:加州USC大学两中国学生实验室加班工作晚归,开车路上遭黑人枪杀。

反:年轻男女在美国凌晨驾驶宝马车出行,遭遇枪击死于车内,原为华人留学生。

前一条:主要迎合研究生与部分学生,其次迎合反感黑人者和禁枪者。后一条:主要迎合仇富人群,其次迎合仇美人群和大龄单身者。

2.针对特定传播者,编造各类细节:

正:无良经纪公司常年压榨,知名歌手多次因赶赴演出延误治疗,最终死于癌症。主治医生兼好友遵其遗嘱做角膜捐献手术,让世上多一人重获光明,记者含泪拍摄现场。角膜捐赠仪式定于下周举行,经纪公司或将在仪式过程中承接广告。

反:在医生帮助下,无良记者扮成助手潜入手术室,于捐款角膜手术开始时,惨无人道地拍摄歌手遗体。死者家属闻讯赶来发生争执,记者高呼新闻自由,将歌手母亲推倒在地。

这里留给读者思考:

前一条:臆想“公司常年压榨”、编造“记者含泪”、“承接广告”的细节,会让哪些群体转发?

后一条:捏造“记者打扮成助手”、“拍摄遗体”、“高呼新闻自由”、“将歌手母亲推倒在地”的细节,又能让哪些群体转发?

3.在遣词造句上褒贬,诱导读者判断:

正:两餐未吃,连续七小时高难度手术,成功救下危重病人,在场医生护士放下心来,喜不自胜,于手术结束时自拍留念。

反:做完手术便不闻不问,将病人留在血迹斑斑的手术台上。医生护士嘻皮笑脸玩自拍,不顾病人隐私,上传朋友圈炫耀。

描绘同一件事情,简单将褒义词替换为贬义词,就能诱导相应的群体进行传播,并收获截然不同的评论。

这些基础舆论技巧,不一定对每个个体有效,但对新闻受众群体来说,其群体反应是应激的、可预测的。有经验的写手,在文章完成之时,就能大体知道谁会去相信它、传播它,评论会呈现怎样的分布,文章里的每段话都针对目标群体量身定制。这就是简单的舆论操控。

不少人上网看新闻时,嘴里经常念叨,要理性,要智慧,别被无良媒体煽动,可他们的身体还是很诚实啊,见到合胃口的谣言,立刻就扑上去信了。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你总能在无数的网络信息中找到合你胃口的谣言,和更合你胃口的谣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3 1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

去值日签到帖,白水老师推荐了这篇文章。爬完两层楼,有些担心。我自己肯定在很多时候选择了不去查证而是去相信“至少10%”。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例证一:有一年年底,网传“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去世”,当时还在用qq空间的我还发了一条状态,大概意思就是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欢乐,现在他去世了,很悲伤。后来有朋友评论说这是谣言,六小龄童是“被死亡”。知道消息的当天,我就删除了那条状态,可以肯定的说我当时没有去查证。所以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传递谣言的一份子。例证二:2016年春节期间,有一条消息很火。主要围绕“城市女孩儿去农村男朋友家里吃饭”展开,当时看的热血沸腾,现在想来当时作者的写作目标群体里就已经覆盖到类似于我的这一类人。16年春节后,一位初中好友发来这个例子让我评价“女孩做的对不对?”,我还给她认真回复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慢慢地不相信这些了。
1楼最后一段话,很是在理。
谢谢白水老师分享,愿心情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3: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浪子小一 的帖子

不客气,大家只怕都也有过传播流言的教训,所以看看这篇文章,很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4 1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白水 的帖子

确实很有必要,建议大家都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4 2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胃口的谣言和更合胃口的谣言,禁不住为文字的魅力倾倒,深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07:50 , Processed in 0.0486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