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9|回复: 3

[语 言 学] 谈谈婴儿的称呼语“爸爸”和“妈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9 09: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节那天,我们说到,“妈妈”这个词来源于婴儿吃奶时发出的/m/m/鼻音。由“妈妈”一词的来历接着说下来,自然就到了“爸爸”一词的来历这个话题。
       “爸”字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张揖所作的《广雅•释亲》:“爸,父也。”从字形上说,“父”字则见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金文。商代晚期的金文字形左边是石斧(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斧头)之类工具的象形,右边是手的象形,合起来表示人手拿斧头劳动。
       再从语音方面来看,“爸爸”实际上是与“妈妈”相伴而生,又在婴儿那里纠缠不清的一个词。关于这个问题,美国语言学家雅可布逊写道:
       “ 也有些研究者,比如利奥波德坚持说,这种由m音感叹词转为母亲称谓词的现象往往出现较晚,而表示父亲的称谓词“papa”,倒作为完全明确的指称词首先出现了。比如,在利奥波德女儿的话语中,起先,“mama”这个形式只是一个感叹词,“它没有意义,不是‘papa’(爸爸)的语义上的对应词。”表示爸爸意义的“papa”却要到一岁零三个月才学会。
       格利戈里曾仔细地描述过,在幼儿学语期间,出现过这样的情况:“papa”用来指在场的父亲或母亲,“mama”则表示要求满足某种需要,或者要求不在场的喂奶的人(并不一定是母亲)快来。“埃德蒙嘴里喊着[mama:am:am]叫唤当时不在场的妈妈,但是当他见到妈妈回来时,他叫的却是[papa]。……当埃德蒙见到我在给他准备奶油面包时,他又叫[mama],而不是[papa]”。同样,斯莫琴斯基的孩子在一岁半时,当向父亲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是向他叫:[mama ma-ma ma:ma:ma]。⑴”
        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观察。1988年暑假时,儿子才三、四个月,笔者抱了他一会,然后将他放进小躺车里时,他发出“meimeimei”的声音来,大概是表示不愿躺下,还要大人抱。寒假时,他已八、九个月。这时他发的儿语,以baba为多,而mama则很少。为此,他的妈妈常常要求他:“叫‘妈妈’。”可是儿子叫出的仍是baba,这使得他的妈妈很失望,后来她在一封信中说儿子“整天叫‘爸爸’,还是不会叫‘妈妈’。”有时,笔者在用双手将他一上一下地举高时,一边数着“一、二、三……”,儿子“哈哈”地笑着,当听到数“八”时,他也会发出“ba”的音来。到1989年暑假时,儿子已十三、四个月了,既会叫“妈妈”,又会叫“爸爸”,开始时分不清,后来有一段时间分得很清,并不乱叫;再后来却叫颠倒了,管他的父亲叫“妈妈”,而对他妈妈却叫“爸爸”;再到开学时,他又管父亲和母亲都叫“妈妈”,却不叫“爸爸”了。直到一岁半时,他才分得清清楚楚,而不再叫混了。
              伍铁平先生也发现,他的儿子“七个月学会叫‘妈妈’,八个月学会叫‘爸爸’,但忘了‘妈妈’。”⑵ 可见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徐山《儿童语言的观察日记》记载了他的女儿发音的各个阶段:
         “ (5)7个月8天:要吃母奶的哭喊声“m—ma—”
         饿了要吃母奶而发出哭喊声“m—ma—”,由于情绪激烈,紧闭的双唇音在音长上有一定的延续,所以先有“m—”的一段鼻音,然后打开双唇,发出“ma—”。“m—ma—”的哭喊声是婴儿饿了以后要吃母奶的欲望表现。从婴儿饿了发出“m—ma—”的哭喊声到母亲乳汁的满足的过程,经过不断的重复后,即随着婴儿“m—ma—”哭喊声母亲出现以后,“m—ma—”不再是单纯的表示情感意义的声音,其语义指向了这一语言环境中的安慰者母亲。
           (6)7个月23天:baba
        “父亲”义的“baba”声晚于“母亲”义的“mama”声,从文化角度看,是由于婴儿和母亲的关系更为直接;从发音器官看,发双唇鼻音m比双唇音b更符合发音的自然状态。而从发生学角度看,“父亲”义用“baba”声表达,正是由“母亲”义的“mama”声通过“语义-语音”的对立原则实现的,即婴儿认识了母亲和父亲的区别后,运用m∶b的语音对立来分别称呼。这里,我们看到了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在相关事物的命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义亲属关系。⑶

        根据自己和别人的实际观察,再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在婴儿最容易发出的声音中,元音(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是[a];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则是唇音(用嘴唇发出的音)的b和m。这是因为,“儿童首先学会a和唇音的对立,这是因为发а时口张开的程度最大,而发唇音时口张开的程度最小。这一最简单、最大限度的对立是儿童最先学会这些音的根本原因。”⑷ 但在发音方法上却有区别:发塞音即成ba,发鼻音即成 ma。发ba发ma,游移不定,只是随口而发。⑸
        我国儿童心理研究者用汉语拼音记录了四至八个月婴儿的发音:“a-ba-ba-ba-ma”、“a-ba-ba-ba-m-a-ba-ba-ba-ba”⑹ 可见pa与ma是交替而发的。意义也不固定,只是表示某种要求,或根本就没有意义,只是玩得高兴时的一种儿语。正如儿童心理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大约五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了呀呀学语的阶段,所谓呀呀语就是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这个时期的儿童出现和语音极为相似的声音,并能将辅音和元音相结合连续发出,如把辅音b和元音a相结合连续发出,形成ba-ba-ba,ma-ma-ma,类似于‘爸’、‘妈’等单音节语音。其实这些声音对婴儿毫无意义,他们只是以发音作游戏而得到快感。”
        再从原始社会发展史来看,人类早期社会经历了二百多万年的原始群时代和二万多年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婚姻关系不稳定,这时的人们,“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 (《吕氏春秋·恃君览》),因而婴儿无论是叫mama还是baba,经常应答的恐怕还是哺育他们的母亲。只是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期,已过渡到对偶婚,婚姻关系开始稳定,这时,婴儿无论是叫mama还是 papa ,他们的父母都有可能应答,因而 papa  mama是没有分别的,“在契努克语(北美印第安人的一种语言)中,mama指的是‘爸爸’;而在有些斯拉夫语中,baba 指的是‘妈妈’,这可以在俄语方言баба(村妇,女人)中找到遗留的痕迹。”⑺ 社会又发展到了约公元前四、五千年以后的父系家族社会时代,子女的血统关系由以母系计算到以父系计算,人们才能确认自己的父亲,人类思维也日趋精密,需要区分双亲而不致混淆,于是,在许多民族中,婴儿发papa 时,父亲应答;发mama 时,母亲应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再经过“约定俗成”,大家都是这么做,于是,mama(妈妈)和papa(爸爸)终于有了分工,形成了固定的称谓。但有时也免不了有些例外。“在婴儿语言方面,一切人种都处于同一起点。但是为什么 mama在一个地方被用来称呼母亲,在别的地方被用来称呼父亲,而在另一个地方又被用来称呼叔叔和伯伯呢?……这种现象说明了儿语词汇的随意性。”⑻ 因此,“拉伯克氏断定这二个语根是婴孩最易发的声,即自然的声。由此观之,或者别种语也有出于自然的。”⑼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儿语是语言词汇丰富的一大来源,而且,语言中众多的表示‘爸爸’、‘妈妈’的词的一致性不是偶然的。”⑽ 可以说,婴儿的自然发音“papa”、“mama”就是“爸爸”、“妈妈”等词所由产生的。
         汉语口语的“爸爸、妈妈”这两个词现在拼音为bàba 和 māma ,声母分别是b和m,但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面语是“父、母”,“母”的声母也是m,与“妈”的声母仍然一致;而“父”的现代读音却是f声母,与b声母有着明显的区别。也许有人会问: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古今声母变化了的缘故。章炳麟(太炎)《新方言·释亲属》说:“今通谓父为‘爸’。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所谓“古无轻唇”,是说在上古时代没有现在汉语普通话里的声母 f 以及一部分以 w 开头的零声母字;所谓“鱼、模、麻”就是上回所说的中古韵目。“父、母”二字的上古音,有学者拟为[biwɑ]和[mə]。⑾简单点说,就是从古代的“並”母字,经过语音的发展,演变为拼音的 f 。而在口语词中,人们仍然保留了“爸爸”,称呼父亲。
         “爸”与“父”的这种由 b 到 f 的变化,在世界各种语言中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父亲”一词:希腊语patér,梵语pitá,歌特语fader。这几种语言中的几个词就是同源词。同源词源自同一母语形式,现存在于不同的子语(daughter language)之间。表现在语义上,相同或相近,如上例,都指父亲;表现在语音上,有可能相同、相近,但更可能因为分化后的各自发展因而相去甚远,但必定存在着严格的、系统的、规则的语音对应(phonetic correspondence),列成公式,就是语音对应规律,如上三词:
         希腊语P → 梵语P → 希腊语f。⑿
         说完了声母的演变,该说韵母了。上篇关于“妈妈”一词来历的文章后部说的韵部问题,原本就是放在这里的。因为把原是一篇的文章拆成两篇,要平衡两篇的长短,就移到了上篇,却忽略了“母”是“之”部字[ə]而非“鱼”部字[a]。本篇所说的“父”字,才是真正的“鱼”部字,所以读[a]。
         这样看来,我们说“爸爸”“妈妈”的称呼来源于婴儿自然的发音,是有多方面证据的了。

注:
⑴[美] 罗曼·雅可布逊:《为什么叫“妈妈”和“爸爸”》,载《语言学动态》1978年第4期,第34页。
⑵伍铁平:《直接教学法和自觉——实践教学法重探》,载《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5页。
⑶徐山:《徐山训诂文字论集》([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年。
⑷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
⑸[美]雅可布逊:《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普遍现象》,转引自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⑹吴天敏、许政援:《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载《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58页。
⑺⑽吴玉璋:《语言中的“爸爸”和“妈妈”── 语言的普遍现象研究之一》,载《外语学刊》1988年第6期,第6页。
⑻[英] 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
⑼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56页。
⑾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1999年。
⑿岑麒祥:《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参看马秉义《英汉妈妈语族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18卷第6期,第127-129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0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完毕。这篇原名:为何叫“爸爸”?“爸妈”常打架,作者中南大学任继昉教授。原文中的古文字字形无法显示转载时略有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3 2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4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4 谢谢关注!儿语词汇能给成人很多启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6 16: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电影《帝国征服1453》,枢机主教团会议时,教皇就就做Latin Papa,其实也就是婴儿最早对“爸爸”的称谓。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5 谢谢提示!想到《牛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13:25 , Processed in 0.0320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