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71|回复: 33

[原创文字] 后真相时代漫游指南——关于谣言、民科与三观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0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零,写在丁莹车祸遇难事件半年后

    距丁莹同学离开人世,已经七个多月了,愿她的灵魂在天堂得到安息。逝者已然缄默,活着的人却总得说点什么。关于事件的真相,网友们的讨论与表达曾爆发出惊人的舆论能量。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能量在演变的后期,已经脱离了事件本身,成为了另一种新的现象。
    对于种整个事件演变的过程,笔者个人记忆如下:1027号下午,我从QQ弹窗新闻,获知北苑地区发生车祸事故,当时并不清楚遇难者身份。接下来的几天,陆续看到朋友圈中有人悼念,了解到遇难者是贸大校友,名为丁莹,此时人们情绪以惋惜为主,舆论较为平静。转折点发生在113号,大量关于车祸事件描述和置疑的文章遭遇删帖,包括笔者在内的一批校友被激怒,开始以各种手段传播相关信息。到114号,删帖现象仍然存在,但网上涌现的新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前者的速度,同时事件影响力超出贸大校友圈,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并于此相伴的,网上开始出现对事件真相各种版本的诠释,包括但不限于:肇事司机吸毒、车上载有情妇、车主为某地官员(不少于北京/河南两个版本)等等,一部分网友情绪表达较为激烈。115号,平安北京(公安局)发布官微,澄清肇事司机无酒驾、毒驾,车主为司机妻子亲属,系河南在京经商人。后续:公众情绪获得一定程度的平息,但仍有舆论对官方说法表示置疑,与此同时,《环球时报》等媒体发文,对非官方信息传播者进行抨击,声称对方的行为如同狂吠。至此,人群间难以对事实真相达成共识,某种意义上讲,事件已经陷入了罗生门
    还原车祸现场实况,远非笔者能力所及。评价他者在舆论进程中的表现,也不是我的长项。笔者只是对自己行为的意义,感到深深的疑惑:在整个事件前后,我所有的表达都是负责任的吗?我传递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吗?我对事情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更多还是消极的更多?
    这种困惑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反倒是和其他许多事件的影响混杂在一起,发酵出某种更加难以忍受的焦虑。儿童走失的新闻,当转不当转?转基因食品,能吃不能吃?一些传统文化,当学不当学?当在任何一件事上,能够听到的声音都不下一种时,你该如何处理这些互相矛盾的信息,又该如何在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或人群间自处——笔者相信这并非属于一个人的困惑。
    实际上,面对浮现于包括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等事件中,众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传播学现象,很多国际媒体开始惊呼,后真相时代post-truth era)已经来了。而“post-truth”一词更是被牛津辞典选为2016年度词汇。
    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时代,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自己?或如有机会进一步讲,怎样靠个体间点滴的进步,使凡尘变成一个更加澄澈的空间?或许这才是那些在天之魂会愿意看到的——笔者如此想着,聊以自慰。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0: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震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竟相信这?
信谣言的,大部分情况是你太懒。
                                                    ——马云、白岩松以及哈佛大学校长联合声明

       你可能见过这样一张图片:
  
    ?1.JPEG
      (图一)
  通常图片后面还会配上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描述,例如:
  中国男子XX以妻子太丑为由将其告上法庭申请离婚,更离奇的是他还打赢了官司,并获赔75万。XX是在女儿出生后才对妻子的长相产生了质疑——女儿丑得不可思议。面对指控XX妻子承认自己曾花费60多万整容,XX认为这诈骗。
       这套图文曾在网上引发热议,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并借此机会,认真表达了自己对婚姻或整容等议题的看法。也有不少网友看出来,原图是经过PS的,而这并不妨碍一部分人将其继续转发下去,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可能单纯觉得好玩,拿来博亲友一乐。
       而在网友们嘻笑怒骂的背后,却有一个人真正流着眼泪,她就是照片原图的女主角。实际上这位女士从未花过“60多万整容,甚至和照片里的其他人毫无婚姻/血缘关系。她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台湾模特,为参加香港一广告公司的企划案,而拍摄该照片原图,没想到后来被一家未经本人授权的美容诊所用来营销,侵害了她的肖像权。后来照片流传到网上,甚至以各种语言的版本在海外传播。渐渐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和她打交道的人开始相信,那些事情是真实发生在她身上的,并且不愿相信她没有接受过整容。面对误解,女士百口莫辩,她的工作和人际交往,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精神一度濒临崩溃。
       笔者相信,大部分的转发者都没有本质的恶意。实际上,在一次次的网络舆论雪崩中,每一片雪花也都认为自己是没有责任的,而这正是互联网的无意之恶。无论古今中外,谣言都是那个游荡在人群中的幽灵,网络平台的出现,更是使它的存在形式产生了质的飞跃。曾经花费数天甚至数月才能传出省界的信息,如今只需几次转发便可覆盖全网。人们易被谣言蒙骗,一部分原因出自人性本身的弱点,另一部分原因也是从信息匮乏时代快速穿越到信息过饱时代导致的消化不良

     想要免疫谣言,我们就得理解它的传播机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那些制造谣言的人都是出于什么动机?笔者大致整理了几种:
     第一种,为了博取关注——这里分为组织行为个人行为两类。
     组织行为很好理解,打开UC,打开今日头条,打开家族群里转发的那些微信公众号,你就会见到很多类似于本章开头的标题。我不敢说这其中全是谣言,但长期喜欢起这种标题的媒体,八成也不愿去追求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他们愿意追求的是什么?热度、点击率、转发量和隐藏在背后的转化收益。
     个人行为最好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的棉花肉松事件。两位大妈和蛋糕店老板无怨无仇,仅是为了火一把,就拍摄视频栽赃后者。这下可好,把自己火进公安局了。说到这儿,笔者其实挺羞愧的,因为很久之前,我也写过一篇编造论据的文章(虽没有伤害任何人)。讽刺的是,那篇文章的转发量,却比我其他所有正儿八经写的文章都多。可见这个时代对造谣者的诱惑,是多么的强烈。
     第二种,利益驱使。
     互联网上有两种人的存在,大家都对其心知肚明,一是水军,二是五毛。说到底,前者为商业利益而产生,后者为政治利益而服务。国内这方面没办法讲太细,毕竟笔者不想领快递,但拿美帝国主义说事还是没问题的。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社交媒体上散布着大量针对希拉里的攻击性传言,其中两条大意如下:一条声称希拉里身患绝症,生命危在旦夕,余下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另一条则断言她是双性恋+恋童癖,并经常光顾性奴岛。切不论这两种传言如何耸人听闻,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它们的逻辑根本是自相矛盾的:一个病得快死的人,怎么还可能有心情和体力玩弄风月?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利益团体搅混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你真新闻假新闻,不他管是否自相矛盾,只要能往对手身上泼粪的,就是好新闻。
     第三种,群体无意识。
     这一点可能有些难理解,但并不是每个谣言都有明确而单一的来源,或存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幕后黑手。很多时候谣言的原型只是一个普通事件,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们不断添油加醋,夸张变形,最后一点点进化而来。实际上此现象古人就有过论述,正所谓故狗似獗,獗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这也是谣言难以根除的原因——它的种子始终能在我们不完善的人性中,找到萌发的土壤。

     理解了谣言产生的原理,你我仍需要一些具体的技巧,来对其进行防范。所谓见招拆招,以下是谣言传播的几种常见手法,以及我们可能的对策:
     第一种,假借权威或专业性。
     美国有一期搞笑节目,让剧组人员西装革履,手拿带logo的话筒,旁边还站着肩扛专业设备的摄像师,去街边采访路人对德克萨斯州刚刚宣布独立建国的看法。大多数受访者虽然一脸懵懂,但还是坚持发表了严肃认真的评价(笑)。等剧组人员换上T恤衫和短裤,再问路人同样的问题时,大家的反应都是,你丫有病吧?
     人类对权威的信任真是刻在了骨子里,即使某一方只是看起来像权威,或仅仅自称权威。别不相信,你看那些前缀[深度好文]或[权威消息]的文章标题,明明就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按理说怎么可能有人当真呢?可实际上,无数公众号的实践表明,这种文章的转发率就是比那些不带前缀的高。世界是多么的奇妙。
     很多读者可能已经猜到了,本章开头的引言是笔者自己编出来的。像这样比较明显的情况还好,如果遇见难分真伪的呢?我们的对策很简单,就是去核实其信息源。把文章复制一段粘到百度里搜索,如果根本没有相关信息,或者都是些重复的文本,反复被一些不入流的媒体互相转载,那么你就该提高警惕了。其实这种方法是最基本,也最好用的,对于下面将提到的许多情况,同样适用。
     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就是面对真正的知识权威,我们还是应该给予足够的信任。虽然专家这个词已经被网友叫成了砖家,但这仅仅说明人群对假借权威这种技俩的排斥。就像小姐为什么变成了一个不能说的词?因为妓女都开始自称小姐了。
     第二种,信息的数量压制。
     如果在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上怼不过你,我就拿数量淹死你。如上文所言,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有利益集团参与的舆论事件中,但也不排除一些民众自发的群体性迷狂。
     人在拿不定注意的时候,通常倾向于相信多数人的说法。这种方式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在互联网时代却常常使人遭遇戏耍。甚至有时在舆论形成趋势后,当初的始作俑者就算抽身而退,舆论也会自己朝对前者有利的方向运行。因为沉默的螺旋已经形成了——持少数声音者倾向于保持沉默,而多数者会更乐意重复自己的声音。
     对于这种现象的破解之道,当然是保持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对问题的理解不满足于他人所告诉你的结论,有机会还是多去自己探索背后的原理。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独立思考并不等于所有人的话都听一点。真相就是真相,不是大众舆论的加权平均数。好比你问我刚才门口走过几个人,我也没看到,就去问别人,有人告诉我俩,有人告诉仨,于是我回答你:走过去两个半人。拜托,鬼故事也不带这么讲的。
  第三种,唤起情绪——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类。
        微信群里时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消息,XX市(当地)某某小朋友从XX小区走失,他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现在家长非常着急,请好心人请打XXXX电话提供线索。大家就算帮不上什么,也都热心转发,希望孩子早日回家。过了一阵,当地警方出来辟谣,说不存在某某小朋友走失,而且本市根本没有XX小区。
  这还算良性的,把走丢的小朋友换成四处扎人的艾滋病患者,又可以引发一轮当地民众的“恐艾症”。这种情况中最该谴责的,当然是那些以透支公众信任为乐的无聊造谣者,但作为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你我能否做点什么,阻止这些无效信息经由自己蔓延?
  答案还是要验证信息源,去网上搜索一下消息的内容,发现同一个小朋友在全国各地的同一个小区都走丢了,你就知道这里肯定有问题。我们为他人着想的初心是好的,但也要考虑自己是否在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添乱。
  当然笔者不是说这种消息以后就不能转了,如果我们确定其真实性,该转还是要转。对于个人能力或精力难以区分真伪的案例,笔者个人的习惯是,对良性消息,转发并附带自己关于情况了解的说明,对于煽动恐慌情绪的恶性消息,不转。
  第四种,诉诸立场认同。
  就像贩卖商品一样,每一则谣言都有其潜在的“受众人群”——那些会对谣言所暗示的观点立场“如获知己”的人。拿本章开头的整容谣言举例,哪些人会在看到它时感到格外的解气?八成是那些认为自己被整容技术欺骗了感情,或对整容者心怀嫉妒的群体。理解整容行为的人,或者自己就是整容者,肯定没什么动机去转发这套图片。
  某些关于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虽不属于100%的谣言,但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比方说同样一个医疗事故,我可以取标题“某医院再发命案,死者家属悲痛欲绝,欲追究到底!”也可以写成“婆婆不顾医生劝阻,强行要求顺产,儿媳难产身亡!”前者面向哪些人群,后者又迎合了哪种心理,读者可以琢磨琢磨。
  实际上这也是自媒体时代一个巨大的问题,即只要一个人愿意,他永远可以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数据算法会根据一个人的偏好,向其推送订制化的信息,而这些高度“合胃口”的消息,反过来又将加深他们原有的观念。
  这里的对策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笔者只能建议大家,看到那些特别戏剧化,读起来让人心情激动的新闻时,先冷静思考,再下结论。可能在你头脑发热的瞬间,造谣者已经得逞了。

  有人可能会好奇,笔者为啥对各种谣言这么熟悉?呵,旧病成医呗——上当受骗那么多次,总该长点记性了!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个体信遥/传谣的概率,和他的智力与道德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许多在自己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时常会被谣言所蒙骗。而这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没有人生来就能鉴别谣言,但我们必须通过后天训练获得这种能力。
  个人虽无法改变网络传播的大环境,但至少可以提高自己对谣言的免疫力。就像当越来越多的人接种了疫苗,再猖獗的病毒也终有销声匿迹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无懈可击”者的破绽
“连错都算不上。”
        ——沃尔夫冈·泡利


  前段时间,突尼斯斯法克斯大学流出的一篇博士生论文,引发了媒体的关注。该论文称,地球是平的、固定的,且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有13500岁。星星存在的作用是:一,装饰天空;二,撞击恶魔;三,在黑夜中指引地面上的生物。在论文中,牛顿、哥白尼和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理论,皆受到了抨击。据悉,该论文已通过博士生所在学院第一阶段的审批。
    ?2.jpg
       (图二)
  无独有偶,这位博士生并非首个声称“地球是平的”的人。早在1956年,英国人Samuel Shenton就创建了"Flat Earth Society"(地平说协会)。协会的支持者们在2009年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声称网站会员以每年200人的速度持续增长。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关于“地球是平的”论证,他们认为地球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圆盘,北极点位于“圆盘”的中心,而世界的边缘则被南极冰盖所包围。为什么没有人穿越南极时掉出地球?因为没人真正做到过,所有相关新闻都是NASA伪造的,而他们负责看守冰盖,拦截所有试图攀爬的人。为什么是NASA在看守?因为“地圆说”是NASA的阴谋,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联合国国旗符合“地平说”的地理结构,则证明了各国政府早已知晓实情,只是一直在掩盖真相。
   ?3.jpg
   
      (图三)
  我相信大部分读者都会把“地平说”当做一个笑谈。不少人认为没必要与“信徒”们纠缠,因为“你和他们说不清”。无论你指出理论中的哪个漏洞,对方都会以更复杂的解释回应。无论你拿出怎样权威的证据,对方都会将其归为阴谋家的伪造。
  这种一笑置之的的态度固然豁达,但笔者还是有种隐隐的担忧。如果相信“地平说”的人群不受限制地增长,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有一天他们或许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届时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可能将迫使美国政府削减NASA的开支,而人类的太空探索也会因此遭遇重创。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预测很扯,基本不可能发生。而且就算发生了,我们也可以渔翁得利——到时候中国就变成太空老大了。
  这个逻辑是对的,但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却正发生在国人中间。某位前央视主持人赴美多年,只为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毒。他拍摄的纪录片中,充满了许多自相矛盾的逻辑,和一些完全不符合科学规范的“实验”。面对来自科学界的集体质问,和全世界都在吃转基因食品的事实,他的回应是,这是一场惊天的人类灭绝计划,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被孟山都公司给收买了。现在他开设了自己的网上商城,以高于市场标准几倍的价格,售卖所谓的“纯天然非转基因食品”。
  有读者可能认为这是一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事,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当我们谈论“粮食安全”时,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和国家层面的含义不尽相同,后者往往和粮食的“综合生成能力”、“供给能力”与“储备能力”等挂钩。无论是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是大豆的基因工程,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增加粮食的亩产量,减少我们的粮食进口依赖,从而增强国家的粮食安全。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其安全性的论述,在各大主流媒体都能找到,笔者这里不再赘述。我好奇的是,面对五花八门的阴谋论和伪科学,能否找到一种通用的识别之策?
  看它们逻辑是否严谨?有些阴谋论的故事一环扣一环,并不亚于最优秀的推理小说(马伯庸这种架空历史小说家,要是认真想搞阴谋论,必定是一代宗师)。看它们是否违反直觉?实际上现代科学的许多理论,跟伪科学相比,倒是更与直觉不符(一只处于死/活叠加态的猫)。看它们是否出自权威?苏联曾支持“获得性遗传”理论,中世纪教会也迫害过哥白尼(其实“民科”这个词并不严谨,伪科学就是伪科学,不分“民科”、“官科”,我承认把它放在标题里纯粹是为了押韵)。
  这样说来,我们就只能凭直觉,看运气了吗?事实并不尽然,以下就是几种比较好用的“鉴别工具”。


  第一种,可证伪性原则。
  某个理论无懈可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这难道不是一种优点吗?事实恰好相反,根据卡尔•波普尔的观点,历史上主流的自然科学理论都具有“可证伪性”,即存在某种特定的实验或观测结果,足以证明理论是错误的。
  最通俗的例子就是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虽然这是一个后人杜撰出的故事,但并不妨碍我们借它来讲道理。根据伽利略的判断,重物体与轻物体的下落加速度应该相同。而当时存在的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更快——即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理论。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来解决纷争,而此时他便面临了一种风险:如果重铁球真的比轻铁球下落得更快,那么他的理论就被证伪了,俗称打脸。实际上我们知道伽利略成功了,他的理论最终经受住了证伪的考验。几百年后,人们在真空环境消除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对比铁球和羽毛,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而近百年来,经受住最多证伪考验的科学理论,大概就是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最早提出“引力场能使光线发生偏移”的猜想时,并未被许多人所接受。直到1919年日全食期间,爱丁顿带领其小组进行了“星光偏析实验”,其观测数据恰好与相对论计算值相符。自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人类借助相对论发明核弹,结束了二战。而去年引力波的发现,再一次被爱因斯坦的猜想所命中。除了这些宏大的事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GPS也是相对论的应用成果之一。如果忽略相对论效应,GPS系统单日累计的误差将超过10公里,基本就等于报废了。所以当你我在享用手机地图、打车APP和共享单车之时,别忘了感谢上世纪的那位白胡子老头——想想也是很奇妙,不是吗?
  话说回来,伪科学家们则不愿承担任何被证伪的风险。他们经常喜欢以某种闭合的逻辑,不断重复一些单一含义的话语。比如有人讲,女性服从男性是宇宙的规律。为什么呢?因为女性代表地,男性代表天,地要服从天。为什么地就该服从天呢?因为地代表着女性,天代表着男性,女性服从男性……各位小时候都听过“山里有个庙”的故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些伪科学表面上看起来是可证伪的,但它的“信徒”们却总能通过各种诡辩,强行使其变得不可证伪。比如隔几年就要流行一次的“末世说”——世界将在XXXX年毁灭。实际上XXXX年过去之后,大家发现还是该吃吃,该喝喝,啥事没有。此时你若是问那些“信徒”们怎么回事,他们就会回答,是自己虔诚的祈祷感动了上苍,才将世界毁灭的时间向后推迟了。你要感谢他们还来不及嘞!
  虽然在近几十年的的科学哲学领域,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逐渐被适用性更强的库恩范式理论所取代,但仅在作为伪科学照妖镜的这件事上,前者还是非常好用的。
  必需强调的是,该方法之对自然科学领域有效,面对非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史哲)则需谨慎使用。笔者毫无否认自然科学之外学科存在价值的意思,只是提醒读者对那些本不属于科学,却非要自称科学的理论提高警惕。就像羊肉有羊肉的味道,狗肉也有狗肉的营养,但若是碰上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我们可就得长个心眼了。
  第二种,奥卡姆剃刀原则。
  奥卡姆剃刀并不是什么刮胡刀品牌,而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威廉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如无必要,勿设实体”。他提倡我们在面对两个解释力相同的理论时,应该选择假设更少,逻辑更简单的那个。
  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上的万物之所以能停留在地壳表面,而不被甩到太空,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现在我手头有个“魔法龙版万有引力理论”,告诉你地心中间住着一头魔法龙,它能制造出引力场,而引力场对地面上的人施加了重力。你问我咱们能用仪器探测到这只龙吗?对不起,不行,魔法龙是完全透明的,也不发出任何声音,更没有一点重量,实际上人类用任何手段也不可能观测它——堂堂龙族岂能被你们这些渺小的物种发现!好吧,你现在会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还是我是个精神病?
  在此例中,魔法龙便是那个没有必要的“实体”。它的存在除了让理论变得更加臃肿,毫不起其他作用。现实中,奥卡姆剃刀也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地心说”,严格从逻辑上讲,它错了吗?并没有,因为参考系是相对的,你可以说太阳系绕太阳旋转,也可以说它绕地球旋转——只是以一种非常复杂而古怪的轨道。但大多数人,在具备足够知识的情况下,一定会抛弃后者而选择前者,因为谁都愿意使用更加简谐的理论。
  很多阴谋论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你并不能直接指出它们的错误。但实际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其理论构架中,必须有非常多的假设同时成立。这些假设不但毫无必要,而且它们成立的条件极其苛刻,近乎不可能。面对这种极小概率的可能性,笔者的建议当然是不要相信。可如果你是那种坚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人,请立刻将100万人民币打入我XXXX XXXX XXXX XXXX账户,7天后联合国银行将以12.83倍的比率将利润返还给你,机不可失,请速行动!
  好吧,不扯淡了……这里必须补充的一点是,奥卡姆剃刀原理并非是指越简单的理论就越正确,它的前提是两个理论具有相同的“解释力”与“可证伪性”。实际上很多伪科学理论之所以能流行,正因为它们比科学更简单,更符合人类的直觉。可直觉上的简单与理性上的“简单”,其实是两码事,后者必需经过一定的思维训练后才能获得。这也是笔者所担忧,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可能匮乏的。
   
    ?4.jpg   
      (图四)
  “可证伪性”和“奥卡姆剃刀原则”,用来鉴别伪科学的两大法器这就讲完了。这里补充两个小的技巧:第一个是我们可以看某理论存在的所有意义,是否就是为了和某种主流理论对着干,如果是,那八成伪科学没跑了。不过这种理论背后的提出者,可能也蛮可怜的,他们生活中一定很缺关注。第二个提醒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很多人会拿出两组具有正相关的数据,意图证明前者导致了后者,实际上起决定因素的反而可能是其他东西。笔者记得以前某个赛季巴塞罗那足球队的胜率,没有梅西参加的比赛,反而比梅西参赛时高出两个百分点。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巴萨应该开除梅西?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梅西不参加的大多都是一些不甚重要的比赛,此时的对手一般很弱,胜率自然高。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人类总抱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出于谨慎而对科技产品保持观望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个人选择。只是没必要因此攻击产品背后的科学理论,甚至到了污蔑科学家人格的地步。就像一些人拥有飞行恐惧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若由此认定飞机是一种邪恶的发明,进而声称莱特兄弟心怀鬼胎,那岂不是很滑稽么?
  笔者时常会思考,为什么伪科学与阴谋论总是这样容易流行?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类本能上习惯于使用“律师思维”,而非“科学家思维”。后者必须经过漫长的探索,才能小心翼翼地得出一个随时可能被推翻的理论。而前者却可以预设结论,然后只搜集那些对结论有利的证据。哪者更轻松,一望便知。
  还有就是现代人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来越多地建立在间接经验,而非直接经验上。没有人能将环游世界、登录月球和测量全球温度变化等行动独自一人做完。我们必须以他人作为自己的耳、眼甚至是脑。而人类社会这颗“巨型大脑”得以维系的“神经纤维”,就是信任。如果民众对知识阶层失去了信任,那么再高屋建瓴的创造,也终究会变为空中楼阁。
   如同音乐界和影视界都存在“鄙视链”一样,科学界也未能免俗,这里被按在鄙视链末端的,就是科普工作者们。现在看来,这种“重科研,轻科普”的思维方式,其实是很不全面的。
  写到这儿,我不由想起了“马拉松”一词的由来。雅典人在马拉松海岸击败了波斯人,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为了让故乡尽早获知好消息,一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战场跑向了雅典,中途毫无休息。在他向族人宣告了喜讯之后,便体力透支,倒地而死。
  那些在前线奋斗的战士们固然伟大,可将捷报传回人群的“马拉松勇士”,不也值得获得我们同样的尊敬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沉默的邦兄 于 2017-6-20 13:09 编辑

三,讲故事的人
“人类世界是由故事,而非由人构成的。被故事借以讲述它们自己的人,不应被责备。”
                                                                                                                       ——大卫•米契尔
("The human world is made of stories,not people. The people the stories use to tell themselves are not to be blamed."-- David Mitchell)


  提醒:本章内容可能引发心理上的不适。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合称“三观”。好比有人认为地球是圆的,有人觉得它是平的;有人崇尚资本主义,有人则对它充满怀疑;有人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敬畏神明以修来世,有人却渴望凡尘的成功买车买房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网上各大论坛的情感板块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帖子,“跟男/女友三观不合,该不该分手?”情侣间的分手还算三观不合最小的后果了,有时弄不好就是国家层面的“分手”——想想苏联解体,英国脱欧。
  三观不合当然不是上述事件发生的唯一原因,只是现实常常令人嗟叹,同样生活在一片天空下的人们,对世界和价值的理解,为何会相差如此巨大?因为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的经历都不同——这句话自然没错,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认知上的差异并未被迅速抹平,倒似乎有群体分化愈发严重的趋势。三观不合的人并未彼此理解,反而是在互相攻击,甚至想和对方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三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可以被谈论吗?如果能,又该如何谈论?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寻求理论的帮助,希望能给出某种解答。


  在切入正题前,请大家先复习下中学的生物知识。
  题目: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的是?
  选项:A,细胞;B,个体;C,基因;D,种群。
  想不起来?没关系,不会选就选C……哈哈,开个玩笑,但正确答案确实是“基因”。纵观生物界历史,个体出生、成长、交配并终将面临死亡的命运。至于物种,也没有哪个能做到一成不变——它们若非因为不适应环境而灭绝,就因适应了环境而演化成别的样子。时光幕布之下,只有DNA的双螺旋永垂不朽。
  基因从一具躯体将自己复制进另一具躯体,从一代生物拼命跳跃至下一代,它们万古千秋地这样做着,“目的”何在?这种拟人的提问方式当然在科学上当不严谨,基因本质上是一种化学物质,哪里拥有人格,可这种说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运行背后的规律。这里提出的假设是:基因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同时尽可能地复制和传播自身。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不这样“想”,或曰没有能力保存并传播自己的基因,都错过了将自己遗传下来的机会。而能够在自然选择的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并充斥于生物界基因库的基因,一定是生存力和繁殖“欲望”都更强的那批。
  自然界上天入地的各类生物,都可视作基因为了保护和传播自己,而制造出的各类生化机器。它们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生存下去——即保护自己体内的基因;同时尽量多地繁殖后代——即将体内的基因传播出去。个体当然也需经受自然选择的洗礼,特定环境下不同生物的生存能力是不同的。但不管你生存能力有多强,个体都总是要死亡的,所以个体不可能是遗传的基本单位。而物种也时刻处在演化的进程中,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永恒(我说现在的鸡仔就是当年的恐龙,你认吗?)——所以可能的逻辑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基因本身。
  有人声称演化论是一种不可证伪的理论,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判——只要能在寒武纪发现一组兔子化石,就足以将演化论证伪了。
  演化论其实也解释了生物的自私与利他行为。自私行为不必解释了,因为基因本就是“自私”的。那么利他行为一定是抽风的反常之举吗?非也,如果生物的某种行为能够促使基因在整体上的收益,那么个体的利益甚至生命原则上都是可以被牺牲的——而且这还出于个体本身的自愿。吸血蝙蝠的相互“捐血”,雄螳螂奉献头颅的交配,还有任劳任怨却不事生殖的工蚁与工蜂,都是自然界天经地义的利他现象。
  讲到这里,必须黑一下“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多人会相信这套理论,恰好是因为他们对“达尔文主义”一直半解。首先,“进化论”这个词根本不是达尔文提出,而是传入中国时翻译而成的。“evolution”的本意是“演化”,演化并没有规定方向,只消适应环境即可。“更高、更快、更强”只是人类自己的愿望。就像蟑螂的数量一直不比人类少,等人类灭绝那天它们八成还活得好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宣扬消灭“弱者”,纯化人类基因库。可自然界从未规定什么是弱者,反倒是那些基因库高度单一的物种更容易灭亡。第二点就是这些人以基因是“自私”的为由,推及人性必须自私。笔者前面已经解释了,这完全是两码事,没有一种生物的本能可以非黑即白。我们刚经历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时代的荒谬,就这么着急180度掉头?
  其实这两点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适用于动物界的演化理论,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在人类社会上。对比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人类,现代人与其在基因上并无本质差异(脑容量可能还小了一点),可二者在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同样去看北朝鲜与南韩,历史上东德与西德居民在心理乃至身体层面产生的巨大差异,也并非由于国境线两边的人,在几十年间突然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种。文化(这里取其最宽泛广义,包括科技、政治形态、风俗习惯、道德教条、宗教信仰等,下同)对于人类的改造速度,已远远超越了基因所带来的。在谈论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时,忽略文化而强调基因,实在是一种避重就轻,不着重点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文化的传播与演变是否遵照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规律?它又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基因”?按照meme理论,答案是肯定的(meme读作迷母,中文翻译包括“弥母”、“迷因”或“模因”等,由于缺乏统一的说法,以下仍使用其英文形式,近来该词的应用有狭义化趋势,但本文只取其原意)。
      
      (图五)
  meme一词在牛津词典中的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血缘)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如果此定义难于理解的话,不妨把meme和基因进行类比。meme存在于人群的观念中,而基因存在于生物的基因库;meme在人类大脑中复制自己,基因在生物身体内复制自己;meme通过媒体(包括面对面交流)进行传播,基因则通过生殖行为进行传播;meme可以通过书本等信息储存装置,跨越空间和时间地保存,并传播自己,而基因一旦离开生物体,通常即会遭遇分解。
  尽管二者存在如此多的差异,但它们在本质上却拥有相似的“目的”,即在宿主体内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同时尽可能地复制和传播自身。
  meme们如何让自己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又如何“刀枪相向”,互相抢夺那有限地盘的?我们举例便知。


  有则笑话这样讲:“天堂的存在已获得科学家承认。”为什么?因为人们问基督徒,你死后会去哪?基督徒说自己死后会去天堂。人们问穆斯林,你死后会去哪?穆斯林说自己死后会去天堂。人们问科学家,你死后会去哪?科学家说,我有几个选项?答曰:上天堂,下地狱,或者哪儿都去不了。科学家想了想说,这三者在逻辑上是等价的,所以我会去天堂。
  虽然是则笑话,却真实反应出“天堂”meme对人类的巨大吸引力。它既能缓解个体对死亡的焦虑,也使人类苦难的一生显得没那么难以忍受。相较于它的几个竞争对手,如“轮回”或“唯物主义”等,“天堂”meme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体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就算再鄙视此meme的人,也没几个敢说潜意识里从未以此安慰过自己,譬如笔者。借助此特征,它便完成了在宿主脑中的保存。而当宿主被朋友问及相关的问题时,他肯定不会说“我认为你死后哪儿也去不了”,而会说“我祝你上天堂”,由此meme又完成了对自己的传播。
  这里举的只是一个人畜无害meme的例子。而历史上很多残酷的事件,亦可用meme理论的视角重新解读。这样做自然有逻辑上过度简化之嫌,但笔者的意图并非对历史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而仅是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我们发现很多民族和国家都喜欢在自己的名称前加一个“大”字,“大中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日本帝国”、“大韩民国”、“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这背后是一种“民族自信”心态的体现,总的来说算一种良性meme。但它在缺乏外界反馈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演化成“民族自大”甚至是“民族自闭”倾向。后两者既能满足人类心中寻求“特殊感”和“重要感”的欲望,也方便了统治者进行内部管理,因此经常可以得到大规模的传播。19世纪时,世界上有两个亚洲国家都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曰中国(清朝),二曰日本(德川幕府)。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中国战败,中英签订不平等《南京条约》。有历史研究者分析,道光帝对战争失利的理解,多半停留在“戍边大臣办事不利”和“外夷船坚炮利”之上,而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化思想并未因此大规模进入中国。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率四艘军舰驶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海面,次年双方签订不平等《日美和亲条约》,史称“黑船事件”。日本全民上下大为震动,因“蒸汽船”一词与“上喜选”谐音,社会上开始流传一首短诗:“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破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日本人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自身民族的危机,开始了推翻幕府封建统治的“倒幕运动”。1856年,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此时清政府还在忙着镇压以排满为目的的“太平天国运动”。1860年中国再次战败,清庭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工业技术的重要性,并于次年开展“洋务运动”。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触及国家的根本制度与文化结构。1868年,日本爆发“戊辰战争”,标志着“倒幕运动”的胜利,紧随其后的便是“明治维新”。这场改革触及到日本政治、经济、教育与军事的方方面面。明治时期思想家坂本龙马的故事,可堪一例:桧垣直治带着小太刀来见龙马,后者掏出来一柄手枪:“这个比小太刀更具威力。”坂本龙马拜胜海舟为师后,直治带了枪再见龙马,这次龙马掏出的是一部《万国公法》:“手枪只能杀伤敌人,此书可以振兴日本!”直至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同样经过近30年现代化建设的两国海军在黄海交锋,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惨败于日军,次年两国签订不平等《马关条约》。自此日本军国主义的大幕正式拉开,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自强复兴的故事还要再写一百多年。
  笔者复述这段历史的意图,在于提醒各位观察meme在其中传播的状态,及其导致的结果。同样充满了膨胀的民族自大情绪,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两个国家,在遭遇另一种陌生而强大的文明时,一个发生了meme的快速混合与杂交,并因此诞生出某种强悍而扭曲的新型meme——军国主义。另一个民族则发生了meme的“排异反应”,由于原有meme的统治性地位,新meme要么根本无法进入,要么就仅仅停留在表层,无法孕育出下一代本土meme,而这种情况直到宿主们认识到局面的不可挽救时,才开始发生质的改变(资产阶级革命)。在这一点上,meme和基因有着相似之处,即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受动摇,宿主的利害meme本质上是不“关心”的——就算相信某种meme会使宿主们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失,但只要宿主们还乐意接受该meme,并愿意将它传播给身边的人,这种meme就能在特定人群中继续蔓延,仿佛毒品上瘾一般。直到宿主们意识到,要么等死,要么必须抛弃或改造自身的meme
  这里正好说一下,笔者为什么从“文化相对主义”的支持者,变成了其批判者。平等尊重所有文化的想法,固然非常善良,而且政治正确,但它存在的至少三个问题是致命的。
  一是该主义回避了文化间可能的冲突。譬如A宗教要求他们的信徒必须崇拜某种偶像。而B宗教则认为一切偶像崇拜都是邪恶的,必须被铲除。AB的人群都声称他们有行使自身文化的权力,那么你要尊重谁的“权力”?
  二是它掩盖了文化内部的分化与矛盾。比如C想自由恋爱,而其父亲D则声称包办婚姻是他们文化传统的核心。CD都有追求自己信念的自由,那么你要尊重谁的“自由”?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文化本身虽没有贵贱之别,但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生产力,却有实实在在的高低之分。处在更高生产力文化中的人,主张低生产力文化“保护传统”,是否有黄鼠狼给鸡拜年之嫌?而处在低生产力文化中的个体,号召族人不加改造地“继承传统文化”,究竟是头脑不好,还是别有用心?


  读到这儿,有读者可能会觉得,上文关于meme传播机制的阐述不够清晰。既然新meme的好处已经被大众熟知,为何不管在历史里还是现实中,老meme却还是经常能把新meme拒之门外,这岂不是很荒谬吗?
  非常好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使用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互为主体”理论,尝试对此进行解答。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动物都生活在“双重现实”之中,一种是外界的客观存在,比如树木、石头跟河流,另一种是内在的主观体验,如食欲、性欲和恐惧等。人类比其他动物复杂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一种“三重现实”里,除了上述两种,人类还生活在文化、概念和社会组织形式之内,譬如金钱、公司、国家与宗教。有些人可能会对“第三重现实”的存在表示分歧,一部分人认为这些事物是和石头、山峰一样的客观存在,应被归入客观现实;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这些本就是人类想象出的虚幻概念,应该算做主观体验。尤瓦尔则对两种说法都进行了驳斥,他认为人类创造的概念虽存在于人类的头脑中,但也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现实的客观存在,并通过人与人间的互相认可来得以维持,他将此称作“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e)
  钱就是一个直观的例子。我拿着一张印有特定图案的红色纸片,送给楼下早餐铺的老板娘,她居然欣然接受,并还给我两个新鲜出炉热腾腾的包子,和另外一堆纸片。为什么我相信这样的事情可以反复发生?因为我知道老板娘也相信这张纸片可以用来换取她想要的东西。而老板娘的持有这种信念的原因,是因为她知道其他人也持有与之相同的信念。钱本身不能拿来吃,不能拿来穿,它的价值仅是一个想象的产物,但只要人们处在同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之中,它的价值就不会因某一个体信念的丧失而被颠覆,就像渔网不会因某一节点的破损而被彻底弃用。
  实际上现代人类已无法离开互为主体而独活。想象一下你生存在一个完全没有钱、交通规则、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世界,很恐怖不是吗?人类用以保护和遮蔽自己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更是那些层层叠叠的“互为主体”。
  我们尊重互为主体,不光由于它们在当下的作用,更是出于对人类一路走来的敬意。每个互为主体都是历史的年轮,来自祖先的回响,仿佛契科夫《樱桃园》中写到的,“(祖先)从每一片叶子和每一个树干的背后向你望着,你难道没有看见吗?”
  可也正因这些原因,互为主体的改变有经常会变得极其艰难。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第一点,由于互为主体超越个体性的存在,所以就算少数,甚至多数个体的信念发生了转变,互为主体仍将由于惯性继续存在很久。好比一个多人的“囚徒困境”,每个囚徒都明白选择合作是使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但如果有效的沟通被禁止,个体无法获知他人是否也将做出同样的选择,那么保持背叛仍然是防止自我利益受损的唯一办法——即使大家都不想这样做。
  第二点,每个互为主体都有与其绑定的既得利益集团。比如种姓制度对语整个民族是坏事,但对高种姓人群却未必如此。而后者又往往把持了一个社会的政治资源和话语权。你想让坐在树上的人,挥斧砍断自己屁股下的树枝?难上加难。
  第三点,可能也是大部分人不愿去想的一点,即互为主体塑造了人们对价值的判断,和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看法。你对一个守财奴、殉教者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说钱、神明与国家都是人类想象的产物,你觉得对方会认为你说得有道理,还是想把你砍死?
  有句话这样讲,触及一个人的利益跟触及他的灵魂一样难。这话不管正着读还是反着读,居然都对。

  meme主义和“互为主体”理论仅是一种工具,重要的是利用它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呢?首先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后面的解答才可能是有效的。

汉字演化

汉字演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沉默的邦兄 于 2017-6-20 08:15 编辑

四,刀锋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迦托•奥义书》

  昨天上午一位福建的朋友告诉我,她家族微信群里正传播着“桃子西瓜一起吃能致命”的谣言。下午我就在自己家族群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信息,而笔者老家是黑龙江的。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人们获取与传播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跟十几年前相比,有了奇迹般的提升。信息时代对于一些人来讲或许喜忧参半,但对于meme来说却是实打实的天堂。
  如果把meme比喻成人类精神的操控师,会显得太过消极,那么我们不妨把它想象成寄居在自己脑海里的“细菌”。现实中人类体内也寄生着几百种细菌,它们中的大多数自上古时期就和祖先相伴。熟悉生物学的人可能知道,这些细菌大部分对人无害,其中一些甚至有促进肠道消化等益处。但医学上有个词叫“条件致病菌”,指的是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能会变成致病菌。
  笔者想说,“宁信其有,莫信其无”的meme就是信息时代的“条件致病菌”。在人类长期的信息匮乏时期里,有效信息的传递往往只能依靠流言的形式。就算很多时候信息可能是假的,但你信了也没什么妨碍。而万一它是真的,你就将受益巨大。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平衡完全被打破了,一千个无聊的人可以在一天里创造一万个谣言,而真相却只有一个。10000:1,如果你想靠运气获知真相,那只能是大海捞针。
  而信息暴涨产生的另一个效应,就是只要一个人拥有某种想法,他永远可以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之。久而久之,占据人们头脑的不再是真相,不再是逻辑,而仅仅是那些迎合人性弱点,从而获得极强繁殖和传播能力的meme。地球感觉上是平的?那它一定是平的!转发这条消息能“救人一命”?那一定得转!为啥有人认为我不对?他们背后一定有大阴谋!
  当人们把自己的大脑任由meme当作其“培养基”时,接受新想法的可能性便陡然减小了。这不光由于宿主只愿意接受单一的的“证据”,也因为环绕他的,都是网络媒体根据数据算法,对不同人投其所好“智能推送”的信息。不加筛选摄入信息导致的“信息肥胖症”,其副作用之一,就是不同群体间演化地越发两极化。公共讨论的基础与动机变得越来越弱,人们只愿与自己“三观相合”的人报团取暖。
  这不仅是中国,而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管理者的做法,是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缩紧,并实施更强的信息管制。作为一个普通人,掌握有限的信息,笔者没有能力评价这种做法的总体利害。只是想提醒各位读者,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
  由于言论管制的加强,在各种社会矛盾中,合法的利益和情绪表达渠道将会变得更加狭窄。受害方或潜在受害方的负面情绪,也将长期地积累。这些情绪会以特殊事件为触点,进行周期性的爆发,并且带来愈发强烈的破坏力。在权威本身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就算公布了事情的真相,也无法获得所有人的信任。事件本身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退热,而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却将长期留存。长久以往,社会不同群体间,还有民众与管理者间的罅隙,将变得愈发难以弥合。未来将会如何,不可想象。

  有人可能会说,你讲了这么多,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做不了什么。可事实恰好相反,群体困境要得到根本的解决,反而需要每个人培养一种,长期来说对自己有益的思维方式。
  比如不要那样轻信谣言,网络搜索这么简单,动动手指比对一下各渠道信息,真相自然会水落石出。不要仅因为某套理论符合自己胃口,就选择深信不疑,思考一下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到底能不能证明?不要人云亦云的评价某个群体,去现实中认识一位,跟他好好聊顿天,事情是否是你之前想象的那样?当与他人观念冲突时,先去了解一下对方形成那样想法的原因,也试着思考自己为何偏偏这样想,或许你会发现大家的动机本是一样。不要满足于“三分钟了解一切”的碎片化阅读,去读经典,去读名著,去学习那些超越民族和时代的人类文明结晶。想想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所占有的那小小的一段,一个人便明白为何要对未知和他人抱有敬畏。
  这一切当然很难做到,但完成它们不但有意义,而且可能是必须的。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呆在自己舒适地带,拒绝前进的人,仿佛高速公路上急刹的车子,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他者,都是极度危险的。
  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 贡献 +8 收起 理由
古小即 + 1 邦兄雄文,待细品
楚月 + 8 --------仔细看完,有深刻的体会,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07: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后真相时代挖掘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21: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重骑兵 发表于 2017-6-20 07:54
在后真相时代挖掘真相

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所了解的真相,就是所谓“真相”呢?会不会也只是片面的,或者虚假的?

因此我觉得开放言论有一定必要性,多种声音的存在,虽然有时会让人困惑,但是整体上会尽量还原事件原貌。如果只有一家之言,那就很难真正的挖掘真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2 08: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月 发表于 2017-6-21 21:51
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所了解的真相,就是所谓“真相”呢?会不会也只是片面的,或者虚假的?

因此我 ...

???我有说了解到的真相就一定是真相吗?跟开放言论有啥关系……我提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2 13: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邦兄论述一下那张汉字图片与模因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2 13:4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重骑兵 发表于 2017-6-22 08:36
???我有说了解到的真相就一定是真相吗?跟开放言论有啥关系……我提了吗?

哈,就是扩展了一下其他想说的,没有针对你话的意思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18:13 , Processed in 0.0579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