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通知】惠忠庵读书夜-第二十七夜:读阿乙《作家的敌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4 23: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哇哇~~~报名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5 1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找了一个十月上的版本
我没有各种期刊的会员
要找到一个能下载的也挺不容易的
共享给大家

作家的敌人.pdf

897 KB, 下载次数: 130

点评

感谢小柳学长  发表于 2018-4-26 14:11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3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感谢
minaday + 20 感谢小柳学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5 1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能与作家面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6 13: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赞一个!别具特色的读书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6 13: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赞一个!别具特色的读书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6 22: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收录在文集《情史失踪者》里的作品版本拍了照转成pdf上传到网盘了,文件比较大。大家需要可以自取~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SDQvLZHpCxLCPH1ZFbKUw 密码: nkqq

点评

感谢。对读一下,修改处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8-5-21 21:58
谢谢川川,辛苦了。  发表于 2018-4-26 23:29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0 收起 理由
欧阳柳 + 20 太贴心 还做成了PDF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 2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报名!小即老师太棒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 22: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报名(◦˙▽˙◦)要赶紧把书下下来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 22:1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6 22: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阅读阿乙的文字,产生了一些感想和困惑,写在下面。读书会阿乙若来,想直接请教他,若不来,也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1,关于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如果把文字以“面向他者”与“面向自我”为两端,设立坐标轴,其两极应该分别是“广告”和“日记”。前者讲究受众定位、需求挖掘与情绪煽动,当下自媒体上风靡的“十万+”写作,大多符合前者的定义,本质上是披着文学外衣的广告。
严肃文学,直觉上应该是靠近坐标轴右端的,按照某种经典说法,作者不应考虑读者,而是完全为自己写作。这听起来很舒服,却产生了一组悖论:一,为自己写作为何还要将作品出版,作家声称不在乎读者可毕竟收了来自读者的版税,如何面对作品一经发表便不可避免获得的商品属性?二,文字存在的本意是为了沟通,如果作家只想和自己沟通,而无意与他人沟通,这是否产生了某种对文字本质的背叛?三,如果文学理论上只为作者本人服务,那么文学比较就失去了意义,文学批评也不必存在,实际上“文学”这个概念就消失了,因为一切都陷入了唯我论的黑洞。
对此我个人的解答是,作者只管写,严守自己的写作准则,“甩开那些隐藏读者对自己的影响”(《阳光猛烈,万物显形·脏孔雀·自我训诫课》),在文字领域“像恶霸一样独断专行”(胡少语),而作品自然会找到属于它的读者——但那已经不关作者的事了。就像顶级剑客,会在决斗时刻忘却自我,置生死于度外。就像鲁布托红底高跟鞋的设计者所言(大意),其作品不是拿来被人“需要”的,而是被人“渴望”。
这是我目前的理解。想知道更高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2,关于作家与社会的关系。阿乙《阳光猛烈,万物显形·嫉妒·桀骜不驯者》中存在这样的描述:“他桀骜不驯,只忠实于自己。但是他从不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具体的反对与抵抗当众。他不愿为此流血牺牲、慷慨悲歌。他觉得这是浪费......他的作品只有建立,没有批判。他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段描述很好地阐明了一种写作的价值观,一种“小楼成一统”的状态。现实中也存在另一种价值观,即作家应该成为“社会的良心”,“为不能发出声音的人发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两种价值观是怎样的关系?只是个人的选择与偏好,还是说某者由另一者进化而来。比起其他创作形式(舞蹈、美术和音乐),文学在关注他者与社会上具有先天的优势,这种特殊性是否赋予了作家更多的使命?在《作家的敌人》中,阿乙定义了文学“巨匠”的含义,即“在高度上极度接近上帝,又在广度上覆盖整个人类。”定义的前半部分可以靠和自己死磕,后半部分又该如何达到呢?
3,关于“小说的合法性”。这个概念来自阿乙的同名随笔《阳光猛烈,万物显形·昔日舞曲·小说的合法性》,“小说写作有一个重大的追求,便是传奇......但是传奇总是与合法性不和。就像两兄弟,一个潇洒、轻佻、自由自在,而另一个正直、严肃、不近情面,后者总是适时提醒前者的疮疤,让前者难堪。有时面对一个我自己都不相信的段落,我会向自己抗辩:这可是生活中已经出现过的事情。”这组矛盾,我相信任何一位有过认真小说写作经验的人,都曾经,仍在,并将长期受其折磨。以前我看一个纪录片,叫《知天命》,主人公能够“预测生死”,一时名声显赫,翻云覆雨,结局是他死于暴毙,当时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后来回过头再想,这情节若不发生在纪录片,而是在小说里——主角故事线未尽,随意无故毙命——我肯定要张口骂作者了。这样讲来,好的小说是否要经受比纪实文学更严苛的“合法性”考验?而在不削弱“传奇性”的前提下,想提高“合法性”,是否只能采用时间倒错和受限叙述者等手法?(这可能也是为何《早上九点叫醒我》里,宏阳之死只能作为开篇,而不能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在小说中后期发生。小说的主体叙述者也只能是宏梁和许佑生,而不宜是第一人称当事人。)
4,城乡关系与写作。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但就我目前的阅读经验来谈,中国作家能够给我带来强烈冲击感的小说作品(科幻除外),无一例外其素材都根植于农村(注意不是说“农村题材”),比如莫言的大多数作品和余华的《活着》。城市文学只产出一些孱弱的“小资”写作,缺乏雄厚感。这是新中国社会发展阶段造成的暂时现象,还是说城市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文明化的存在,而现代文明本质上就具有对人的压抑和异化作用?(对比“农民才有的畅快酣然的性情和旺盛的力气”)
阿乙有意图进军城市文学吗?如果有我会期待。如果没有,中国城市文学三十年之内,预测是否有可能出现大师级的作者?
5,关于写作的经验资源。精细的写作来自深入的亲身经验,而人的经历又往往是有限的。一些作家会为了拓展写作而去刻意尝试更多的生活方式(凯鲁亚克),另一些则会将某个特定时空(高密乡)作为自己的写作根基。前者真的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吗(参考前面第1点)?后者又该如何避免陷入枯竭?写作究竟该顺其自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还是使劲折腾“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过来人的建议是什么。


点评

有力的思考  发表于 2018-5-21 21:14
赞思考!  发表于 2018-5-11 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06:13 , Processed in 0.0503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