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89|回复: 8

[原创文字] 莱姆街车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8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卓 于 2018-7-9 00:51 编辑

  (作者按:现在基本没有大块的时间用来阅读和写作,尤其是写作。这篇文章是几个值班的后半夜写出来的。)

  星期六早上,方卓和黛西从公寓出来,一起出发去利物浦旅游。走出公寓门,方卓抬头望向上方,蓝蓝的天空,纯净清明。一阵微风,吹过来几朵白云。
  “今天天气好,风和日丽,适宜出行。”方卓看向黛西说。
  “希望利物浦的天气也好。”黛西回道。
  他们并肩而行,路过一排红色的旧房子。几栋楼外挂着白底黑字的“To Let”。
  “我刚来的时候,总以为这些房子都是厕所。”方卓指着那些“To Let”说。
  “是吗?很多留学生刚来的时候,也会这么认为。”黛西说。
  路的右边是一处坡地公园,绿色的草地上,自下而上种着许多又高又大的梧桐树。几张公园椅暗淡无光。公园里空无一人。路上只有方卓和黛西两人。
  他们经过一家锁着门的餐厅。路过餐厅玻璃外墙,方卓冲着镜子里的自己和黛西吹了两声口哨。
  “我们的车是几点的?”方卓问道。
  “7点半的。”
  “那要走快点,还有15分钟。”
  “不急。”
  “那次去大连,你也说不急,最后踩点上车,挺惊险的。”
  “这里和国内不一样。”黛西边走边对着手机整理头发。
  经过红绿灯,他们走到商业街。一辆双层公交停在路边车站,打开门,但没人下车,也没人上车,然后关了门走了。一个黑人清洁工在扫地。他们拐过街角,路边的麦当劳里,有几个人正在排队点餐。
  “早上还有点冷,空气凉凉的。”黛西说。
  “所以我带了件衬衫外套。”
    “不带也还好,待会太阳就出来了。”
  “对不起,昨晚我不该问那个问题。”
  “哪个问题?”
  “就是,吃饭的时候,问的那个问题。你知道的,留学生都比较开放,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对不起。”方卓表示抱歉。
  “没关系。还要感谢你陪我过生日。”
  “昨天太仓促,不知道是你生日,都没有准备礼物。”
  “生日而已,一起吃顿饭就很好。”
  “昨晚那家店一般般,”方卓指着路边Trinity商场的招牌说,“我们可以去利物浦吃顿好的。”
  “到了再说。”
  他们在Trinity侧门左转,经过路途单车店和大象酒吧。大象酒吧后院里,码得高高的啤酒罐斜对着车站进站大厅。
  方卓和黛西走进车站,在候车室屏幕上,看到去利物浦的火车在13号站台。

  车厢里人很少。方卓靠在椅子上玩手机。黛西坐在他对面,有些犯困。
  火车向西南开去,路过一片河谷,然后又在山地中间穿行。时间还早,无论河谷还是山地,四下里都看不到人。但过了一会儿,经过一处高尔夫球场,可以看见有人在打球。不久,火车停靠在一个小站。
  方卓看了眼站台,向黛西说道:“这是咱们第一次坐火车来的哪个地方?”
  “好像是。”黛西睁开眼,看了眼窗外。
  “那次教太极很尴尬,后面动作差点都忘了。”方卓笑道。
  火车开动了。小镇在窗户里慢慢露出全貌。一条弯曲的公路穿过镇子。一栋栋房子建在山上。几栋房子的花园里,依稀隐约能看见红色的花朵在随风摇曳。铁路沿线也有一些花朵,但更多的是山谷和草地,间杂几处池塘。
  黛西醒了,问道:“到哪里了?”
  “应该快到曼彻斯特了。”
  “你在听什么?”
  “好妹妹乐队,《周末我们去海边》,”方卓取下耳机,递给黛西,“你要听吗?”
  “不用,我听过。利物浦有海吗?”
  “我看看,”方卓在手机上打开地图,“不过,你不是做了攻略吗?”
  “我只查了几个教堂和景点。”
  “有海,不过离城区有点远。有一条大河,默西河。利物浦在默西河入海口的东岸。”
  “你要去球场吗?”
  “不,跟着你,你去哪里都可以。”
  “你之前来过吗?”
  “有一次差点来了,可惜睡过了。”
  “怎么回事?”黛西问。
  “半夜起床喝水,手机放客厅桌上,早上没听见闹钟。不小心放了别人鸽子。”
  “那太可惜了。”
  “是的,原本人家对我还有意思来着,后来被拉黑了。”
  “这么夸张。”黛西笑道。
  曼彻斯特到了。车厢里热闹起来,很多人上车下车,但很快又安静下去。
  “讲讲,怎么有意思来着。”黛西好奇地问。
  “留学生,来英国认识的。见过一次,平时网上聊聊天。她主动约我去利物浦玩。”
  “有意思怎么样?不想她了吗?”黛西突然狡黠一笑。
  “谁?”
  “在爱丁堡的那个人。”
  “别逗了。我去爱丁堡,她都没见我。话说当初没来之前,我还以为爱丁堡离我们很近呢。”方卓笑了起来。
  车厢前面传来浓郁的咖啡香味。列车开始供应咖啡。
  “你要喝杯咖啡吗?我请你。”方卓说。
  “不,我喝点热水就好。”
  列车员过来,方卓用英语说:“你好,我要一杯咖啡,再要一杯热水。”
  “上午好。咖啡2镑,热水免费。”卖咖啡的是一位穿制服的女士,推着小车,满脸笑容地答道。
  “谢谢。”
  “你的英语进步很大。”黛西接过热水,说道。
  “可能胆子比刚来时大了。还是羡慕你英语那么好。”
  “多说多练就好。”
  “可惜了我的托福。现在去考可能分会高一点。”
  “现在还可以考。”
  “不了,我准备回国了。”

  方卓和黛西在莱姆街车站下了车。
  车站大厅里,摆着两座雕塑——两个旅客互相打招呼。人们绕着雕塑脚步不停地走过。
  “这个很有意思。”方卓围着雕塑转了一圈,对黛西说。
  “是吗?”黛西看了一眼雕塑,径直向门外走去。方卓跟着黛西走出车站,一阵风迎面吹来。
  站在车站广场的台阶上,方卓看见湛蓝天空下,利物浦街道宽敞、干净,暗黄外墙的旧式建筑和现代化办公大楼错落有致。一条马路从车站广场向左后方延伸,很多背着包的游客往那儿走;一条向前下坡,车流不息。还有一条在右手边,没什么人。风从无人的街道爽利地吹过来。
  “舒服。利物浦的天气也很好,就是风大了点。”方卓作势伸了个懒腰。
  “英国天气多变,可能待会就变阴了。”
  “我们去哪里?按你的攻略走。”
  “先去圣乔治大厅。”
  “在哪儿?”方卓拉拉背包肩带,左右看看,跃跃欲试。
  “眼前,街对面就是。”
  马路对面是一栋雄伟的希腊式建筑,有点像帕提农神庙。
  “壮观。我好像在爱丁堡、伦敦看过类似的。”
  圣乔治大厅的正门没有开。黛西带着方卓寻到一个侧门,像是售票窗口,又像是纪念品商店。
  门口没人,他们直接走进去。
  顺着楼梯上楼,他们走到一条回廊上。几名游客正在回廊上拍照。方卓从回廊上向下望,下面是音乐厅。厅内摆放着一排排红色的座椅。座椅正前方是一个高台,两边有阶梯可以上去。高台的墙上,是一组硕大无比的管风琴。
  “我帮你拍张照。”方卓小声和黛西说。
  “好。”黛西靠着回廊的栏杆站立,让方卓拍照。
  走过音乐厅,他们又来到一个房间,里面是审判庭。一个女生坐在审判庭主席台上,她的同伴在帮她拍照。
  “这里适合你,大律师。”方卓说,“你上去,我帮你也拍张。”
  “不用了。”
  圣乔治大厅后门出来是圣约翰花园。天还是那么蓝,风小了一点。阳光灿烂,照在花园里让人感觉很惬意。方卓邀请黛西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我们接下来去哪儿?”方卓看看眼前的花,转头问。
  “沃克美术馆。”
  “好,跟你走。”
  沃克美术馆离圣乔治大厅不远。进了美术馆,方卓和黛西分开逛。方卓上楼,逛了一圈,就下了楼。黛西继续在里面参观。
  黛西逛完之后,看见方卓在门口玩手机,走过去问道:“你一直在门口?”
  “那些宗教题材的画我不是太感兴趣,”方卓回道,又问,“然后去哪里?”
  “去大都会教堂吧。”
  他们返身回到莱姆街车站,混在人群里,向左后方那条街走去。
  这条街上人很多。阳光只照到街的一半。马路对面的一排房子,全部在暗影里,同时投下一半的影子在马路中间。方卓和黛西走在向阳的这一面,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
  他们走到一条岔路,方卓看见一间高高耸起的教堂,矗立在路中间,锁着门。很多人坐在教堂前的台阶上晒太阳。
  “到了?”方卓指着教堂问道。
  “不是这里。”黛西低头看了眼手机,然后指着前方说,“走左边。”
 
  方卓看着眼前的建筑,说道:“这一点也不像教堂。”
  “这是比较现代建筑的教堂。”
  “好吧,我少见多怪。不过这个阶梯确实太高了。”
  一个英国老太太,从他们身边经过,拄着拐杖,一级一级地往上爬。
  “走吧。”他们跟在老太太身后往上走,然后很快超过她。
  “哪些是什么?很多小孩子。”方卓走完阶梯,看到很多英国小孩聚在教堂门口,穿着统一的深绿色衬衫、短裤和帽子,脖子上系着蓝色领巾,正在集队。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子,举着一杆旗。“Go”,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说道。举旗的带头走进教堂。
  “童子军。”黛西说。
  “这你都认得?第一次见,很有意思”
  “他们臂章上有字。”
  他们跟着那队童子军走进教堂里面,发现教堂里面汇集了更多的队伍。
  “他们在集会?还可以参观吗?”
  “应该没问题,那边有很多游客。”
  教堂中间是主席台。四周围着呈扇形分布的座椅。童子军的队伍散落在这些座椅之间。
  方卓和黛西跟着其他的游客,绕着座椅最外沿参观教堂。教堂四周有一些隔开的小房间,里面摆着一些物品。
  “参观教堂没什么意思,看不懂。”方卓小声和黛西说,“我更喜欢美术馆。”
  “那刚刚在沃克你怎么没有好好参观。”
  “我更喜欢印象派的画,或者现代一点的。”
  “我们等下还要去教堂。”
    “还有吗?”
  “利物浦大教堂。那边比这里更传统一些。”
  他们绕着教堂穿过一扇门,走到了教堂后面。教堂后面还有一个小广场。
   “去吃饭吧。”在外面围着教堂又走了一圈后,方卓提议。
   “时间差不多了。去吧。”
   “我看地图上唐人街就在附件,可以去吃中餐。”
   方卓和黛西顺着原路返回。太阳移到正中间,刚刚明暗分隔的街,现在都可以照到太阳。几家中餐馆开在这条街上。
   “粤菜如何?但Joyce说,英国的粤菜都被本土化了,不然英国人吃不习惯。”方卓看到一家粤菜馆,问黛西。
   “都可以。你是不是经常和Joyce他们去喝茶?”黛西说。
   “是的,美心去得比较多。约克那边也去过一次。”
  他们走进店里。已经有几桌在用餐了,中国人居多。店内几乎没有装饰,简简单单,以白色为主,看不出任何中国特色。
  一个男服务员招待他们坐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问:“需要吃点什么?”
  “要个茄子煲如何,咸鱼茄子煲。”方卓看着菜单问。
  “再来个芥兰牛肉。”
  “炒个牛河。够不够?”
  “够了。”
  午饭后,外面依旧阳光灿烂。
  “欢迎下次光临。”门口的服务员对方卓和黛西微笑道。
  “现在去哪里?要不去教堂台阶上坐下?很多人在那里吃饭。”方卓说道。
  “好,晒晒太阳。”黛西整理她的帽子,然后戴上墨镜。
  岔路口的教堂锁着门。走近了,方卓发现教堂墙壁发黑,似乎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三三俩俩的游客,坐在教堂前的台阶上,吃些三明治或者自带的午餐。方卓寻着一个地方,和黛西坐下。
  “那边好像有一个熟人。”方卓晒着太阳,四下里看,然后盯着右边说道,“我去打个招呼。”
黛西看到方卓起身朝一个外国男生走去。男生留着一头长发,相貌清秀,坐在台阶上吃三明治。黛西看到方卓和男生打招呼握手,说了几句话,然后坐在一旁听男生讲。黛西回过头来继续晒太阳。
  过了一会儿,方卓回到黛西身边。
  “你学生吗?”黛西问。
  “不是,上英语课认识的。”
  “Joyce介绍你去的英语课?”
  “是的,帮助很大,英语提升很多。那个老师很会教,她还和我们学过利物浦口音,很难懂。”
  “那个男生干嘛的?学生?”
  “意大利的进修生,好像是学艺术。他告诉我他来利物浦参加一个艺术展。”
  “然后呢?我看你们聊了很久。”
  “他说了很多,不过除了知道他来参展,其他一句都没听懂。他说英语带意大利语腔。不过我的中国式英语他可能也听不懂。”
  “没听懂你也能聊那么久?”
  “鸡同鸭讲吧。”

  方卓和黛西走过利物浦表演艺术学院外面的希望街和上杜克街,下坡前往利物浦大教堂。从上杜克街的左边望出,能看见红色外墙的大教堂广场上,似乎正在举行一场老爷车展览或者比赛。
  走到教堂近前,方卓看到很多身着盛装的绅士淑女,围着一辆辆老爷车正在聊天。他们穿过人群走进教堂,看到教堂正中间也停着两辆老爷车。一辆车身银白色,造型像子弹头,又像太空舱,侧面涂着带黑圈的“4”。一辆橙黄色,造型更趋向现代。外面的光,透过教堂色彩斑斓的窗户玻璃,洒在车身上。
  “你猜这些车还能不能开?”方卓走在教堂东侧走廊上,问身边的黛西。
  “不知道。”
  突然教堂中间传来欢呼声。方卓探头看去,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士,满头白发,穿着得体的西装,发动了那辆涂着“4”号字样的老爷车,朝外面开去。人群又一阵欢呼,橙黄色那辆也被一位中年男士发动,跟着开了出去。
  方卓和黛西继续在教堂里面参观。时不时有一阵阵喧闹声传进教堂里。
  他们从教堂出来,外面的展览还在继续。但原本停放着的老爷车一辆辆相继被发动起来。有些只是单人驾驶,有些副驾上坐着盛装的女士。方卓和黛西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向外走去。刚刚走出教堂前院,车队就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
  顺着和车队相反的方向,方卓和黛西穿过唐人街,向码头走去。穿过唐人街后,方卓看到街道两边有一栋栋小楼,很安静,似乎没有人住。
  “这里很安静,这些房子是利物浦华人的小区吗?”方卓说道。
  “为什么是华人住?”
  “这里离唐人街很近,我猜他们可能会住在附近。”
  “华人可能就住唐人街吧。”
  “下面哪条路好像比较热闹,那边还有一个麦当劳汽车餐厅。”方卓看到远处有麦当劳的招牌。
  “沿着那条路走可以去码头。”
  码头上的风很大。黛西一直在整理自己的衣服。她的裙子前面设计了一条开叉,风一吹来,总是卷着裙角上扬。黛西用手压着裙子,试图抵抗。
  “这风也很是流氓啊。”方卓在旁边打趣道。黛西没好气地给了他一个白眼。
  “我帮你吧。”方卓脱下蓝色衬衫外套,递给黛西,“你可以把它系在腰间,然后就可以遮住裙子。”
  “谢谢。”黛西接过衬衫,按照方卓说的系在腰间。这个方法果然有效。风吹来,裙角不再和此前一样。
  阳光依然和煦。一艘旧式帆船,斜躺在干涸的河道里。阳光照在船身上,让黝黑的木板更有光泽。很多游客在船边拍照留念。阳光也照在他们身上。风,阳光,空气中有河流的气息。不远处的白色摩天轮在缓缓转动。
  “你要坐摩天轮吗?”方卓问黛西。
  “没兴趣。”
  “我也没兴趣。上次学校游园会,我坐了那个小摩天轮,就一个铁皮座椅,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上到顶点的时候,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方卓勉强地回道。
  “前面是披头士的纪念馆。”黛西说。
  “利物浦是披头士的故乡。”
  “你喜欢披头士吗?”
  “无所谓。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天生五音不全。但我听过那首《Hey Jude》,很喜欢。”
  “麦卡特尼唱的。”
  “很多人还以为是孙燕姿唱的。”
  他们离开人群,沿着河岸向前走去。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中间的一块圆形草坪上,立着一尊雕像,一个戴着帽子的男子骑着一匹马。左边是披头士纪念馆,一栋现代化建筑。纪念馆对面是一连三栋维多利亚式风格白色建筑。
  “你有兴趣参观纪念馆吗?”黛西问。
  “没有。你呢,我可以陪你去。”
  “不,我也没有兴趣。”
  “我以为你会有兴趣,毕竟你还是合唱团的,唱歌那么好听。”
  “但我也不太了解披头士。”
  “随便这么走走挺好。我出来旅游,基本都是四处走。”
  “但这个广场很漂亮。你要拍照吗?”黛西问。
  “不用,我很少拍照。我帮你拍吧。”
  方卓看了看前面,然后指着前方大概5米处,对黛西说:“你站那儿,可以拍下整个广场。”
  黛西走向他指的地方。
  “可以了。转过身来。”
  黛西站着,一只手挎着包,另一只手随意地垂下。方卓在手机屏幕上,看见风不停地吹动她的头发,同时也试图吹动她的裙角。
  “可以了吗?”
  “可以了。不过你要以这三栋白色建筑为背景拍一个吗?”方卓把镜头往右边移,让建筑物充满整个镜头。
黛西个子很高,身材苗条。方卓屈身,形成仰拍的视角,让黛西的腿显得更长。一阵风吹过,穿着白色短衫的黛西,微微露出平坦的小腹和肚脐。
  “很漂亮。可以了。”
  “我看看。”黛西朝方卓走过来。
  “是真的很漂亮,相信我。”
  
  “要不要去酒吧喝一杯。”方卓邀请黛西。
  “不,我不喜欢喝酒。”
  “但酒吧里唱歌的那个小哥一直在看我们。”方卓把头扭向左边的酒吧示意,“虽然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但看起来里面的氛围很好。”
  “这可能也是揽客的一种方式。”
  “难道你不想吃点东西吗?”
  “你是不是经常和Ellen去酒吧?”黛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
  “不算经常,几次吧。英国的酒吧文化很好。但是她邀请你你不来。”
  “我不喜欢喝酒。”
  “也可以听听音乐嘛。”
  按着地图,他们从披头士纪念馆对面的马路一直往里走,到了商业街。黛西在前面走,方卓跟在后面。一路上路过几家酒吧,里面都有人在唱歌。
  “有几次朋友来看我,我也是带他们去酒吧。英国晚上太无聊了,只能去酒吧。”
  黛西没有理他,继续往前走。
  他们走到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搭了一个舞台,但没有人在演出。一张张桌子摆在台下。很多人围着桌子坐着,喝着啤酒或者咖啡。旁边的酒吧或咖啡厅把桌子搬到了广场上。
  “这样才舒服!喝杯啤酒,看看演出。可惜太阳快没了。”方卓赞道,但又看了一眼黛西,叹息,“可惜你不喝酒。”
  “有人要上台了。”
  一个穿得像吉普赛人的男人,戴着深绿色的头巾,拿着一把吉他上台。坐在舞台中央的椅子上,他低头轻轻拨动吉他弦,然后调整椅子前的话筒。过了一会儿,他向侧方比了个“OK”的手势,背景音乐开始响起。背景音乐轻轻缓缓的,没有起伏。男人配合着音乐拨动吉他,也是低低沉沉的。
  “好像有点没意思。他不唱吗?”方卓低声说。
  “不知道。”
  表演继续,但始终没有任何变化。男人也没有开口唱。过了几分钟,男人表演结束下台。台下稀稀拉拉地给了一点掌声。
  又一个男人上台,宣布今天表演到此为止。
  “我们走吧,要去车站了。”黛西说,“顺着这边走,可以回到莱姆街车站。”
  他们从舞台左边穿过。
  “那说起来,我们今天大概是以莱姆街车站为起点,转了一个圈。”
  “嗯?”
  “没记错的话,我们先在车站附近,再往东北去大都会教堂,再往西南去利物浦大教堂,最后又兜到码头和商业街。所以没猜错的话,我们待会要上坡去车站。”方卓似乎在仔细回想,边想边说。
  “为什么是上坡?”
  “因为站在莱姆街车站广场上,我看到正对面那条路是下坡的。”
  “你的方位感很好。男生好像方位感都比女生强。”
  “我猜的,也不一定对。”
  他们经过一些办公楼,但都关着门。路面上有一些游客,和他们往同一个方向走。路面开始缓缓变陡。有十来个拱门的莱姆街车站出现在前方。
  “出来的时候没注意看,车站建得也很有特点。”方卓看着远处的车站说道,“这算弓形吗?”
  “确实挺有特色,没有国内车站那种冷冰冰的感觉。”
  “可以帮我拍张照吗?我想做个纪念。”方卓说。
  “你要站在哪儿拍?”
  “这里就可以。”方卓站在一根黑色的交通指示牌柱子旁边,后方是三叉路口,“这里可以拍到整个车站吗?不行的话,你可以离远点拍。”
  “可以。笑一下。”
  方卓微露唇齿,笑了起来。
  黛西递过手机给方卓,说道:“看看,行不行?”
  方卓拿过手机,看到自己站在画面中间,背后越过三叉路口,一栋暗黄的旧式大厦连着弓形的车站大厅。车站上半部是白色的,下半部的拱门,和旧式大厦一个颜色。画面上方是大片的蓝天,不过却开始有了乌云。
  “为什么想在这里留念?”黛西走上前问。
  “因为突然想到,可能再也没机会来英国了。”

发表于 2018-7-8 22: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根据回忆的书写吗?是想写一个片段,还是完整的故事?

就我而言,文章“齐平化”了,让我怀疑这个故事还没结束。这个故事打动南卓你的点在哪里呢?你圆满地把这些动人之处传递给读者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2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剩翼 发表于 2018-7-8 22:06
这是根据回忆的书写吗?是想写一个片段,还是完整的故事?

就我而言,文章“齐平化”了,让我怀疑这个故 ...

这篇文章在写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别想传达给读者的动人之处,如果非得有,就是想表达方卓要回国了。

写这篇文章有一个想法,是想验证一种关于纯粹叙事的技法锻炼,克制自己以前惯于在写作中加入自我的行为。

另外,这在潜意识里确实是一个片段,是我设想的一系列回忆文章的一个片段。但我本想在这里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中间情节还不够突出、收尾不够有力。也想把结尾换成“因为突然想到,可能再也没机会回英国了”。原本还有下一段,是整个一天旅游行程的结束,但后来并没有选择继续。

点评

明白了:)  发表于 2018-7-8 2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2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剩翼 发表于 2018-7-8 22:06
这是根据回忆的书写吗?是想写一个片段,还是完整的故事?

就我而言,文章“齐平化”了,让我怀疑这个故 ...

另外一个写作设计,就是在人物对话中勾勒方卓在英国的生活片段,算是一个潜藏的小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9 0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本文是真实事件改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22: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minaday 发表于 2018-7-9 09:43
哈,本文是真实事件改编。

是啊,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3 1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用论坛的手机版读了这篇。读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在用心揣摩学习某名家的路数,想到过海明威,但似乎又不完全是,不过带着这种判断读你这篇东西,倒也别有一种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8: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 发表于 2018-7-13 13:05
昨晚用论坛的手机版读了这篇。读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在用心揣摩学习某名家的路数,想到过海明威,但似乎又不 ...

老师厉害,就是海明威,近来一直在读他的作品,另外还有之前看的《纽约客》那本安·比蒂的短篇以及雷·卡佛,原本是想模仿后两者的文笔,但近来看了太多海明威,写的时候脑子里经常冒出《太阳照常升起》的片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3-29 20:53 , Processed in 0.0512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