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兰晓芙

[闪亮的日子] 我和水云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 2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论坛初创时我在远风老师的美学课上注册的水云间,账号是Zidane,远风老师一度以为这个ID是子弹,直到前段时间一起喝酒时才得以向他道出原委,那时候崇拜法国足球运动员齐达内,就用他的名字Zidane注册了水云ID。而毕业后到2015年回国一直处于断档期,属于我缺失的一段水云岁月,于是白水师建议我重新注册了ID,是为东方。

点评

说实话,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你原来那个ID是齐达内的名字~  发表于 2018-9-17 21:29
远风老师的误解暴露了他不是足球迷  发表于 2018-9-3 22:59
东方朔吗?  发表于 2018-9-2 23: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1: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乔 发表于 2018-9-2 21:59
2017年9月1日,在水云间十周年的时候加入周末组值日签到。彼时,周末签到组三人:东方、妄以为、竹露, ...

周末组人数前后变化很大。传照片可以在平时陆续上传,到时候它们如同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各楼中等着我们找到,很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3 14: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的同学 于 2018-9-4 14:05 编辑

嘻嘻 这种时候我怎么能不冒泡呢
07年上屋子(耿涛)老师的大学语文现代 经老师推荐来注册了水云间

后来老师二次推荐时说 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注册了

嗯 这话真的很正确!

这个梗我可以说100年……


(课程名字这回打对了吧木兰老师 是输入法的锅不是我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哈哈,这次对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3 16: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aday 于 2018-9-4 10:25 编辑

09年因为大学课程注册了水云间,断断续续登陆,直到毕业后被南卓叫回了水云间,15年的最后一天开始签到。如此已两年多了。@白水 嘿嘿,还是不能蒙混过关啊。借此交代了,在水云间有小号,就像楼上有的同学一样。

点评

其实我才是正主 另一个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9-4 14:06
呵呵,minaday是2015年最后一天开始签到的,但你不是:)  发表于 2018-9-3 17: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7 07: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注册时间是2015 但总把自己定义为新人
没有非常活跃在论坛 读书会 and版聚(以及微信群里)
但就像周五的签到
它永远在这里 我的每周五也会永远在这里

水云生日快乐yo

点评

你在水云亦有前身,又戈:)  发表于 2018-9-7 16:49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保持新鲜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21: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minaday 发表于 2018-9-3 16:19
09年因为大学课程注册了水云间,断断续续登陆,直到毕业后被南卓叫回了水云间,15年的最后一天开始签到。如 ...

有一段时间论坛上你的真实身份不大明朗。记得有次跟白水老师健走,还详细排查了最近这些年中文学院的西北地区的毕业生,拿不准minaday是不是你。我干脆跟你建立了微信联系,直接发问,你说是,我才确认无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子过得懵懂,很多记忆的小角落丧失了再也找不回来,我确实怎么想也想不起怎么注册的水云间了,只记得第一次认识大家是在白水老师家喝酒那天。

点评

你还走错了门,跑到了楼下  发表于 2018-9-26 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22: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卓 于 2018-9-20 10:34 编辑

系统显示,我是2009年11月5日注册的账号。如果突然地问,只记得是2009年。那年刚上大学。

一、关于发帖与写作

在水云间发的第一篇贴叫《远方》,实际上高中阶段便经常想的一些事情,最后在大学时写了出来。一开始,大家鼓励上论坛发文章,所以怀着羞涩而又略微期待的心情,把这篇文章贴了上去。以为可能会得到夸奖,或者赞同,肯定也会有一些批评。但没想到,第二天登录论坛,才发现是近乎尖锐的批评指正。那一刻内心十分羞愧,后悔自己竟然把文章发上来了。那时的心情现在还记得,羞愧、后悔、失落又夹杂一些害怕,五味杂成。那是第一次直面自己文章的好坏,也是第一次醒悟原来文章写得这么低劣。也是那一次,恍如有当头棒喝之感,找到一种文章的自觉。我顶着脸皮发烫、心跳加速,强迫自己怀着感恩的心,写下对批评、指正我的师长的感谢的话语。如今回看,已是带着自然、真切的感恩之心在写这些话。若不是那一篇文章,若不是论坛人毫不客气的指正,可能我会永远困在一个假象里出不来。时至今日,我写文章也略微有一些获得,起码知道哪些是好,哪些是坏,起码知道哪里写得不好,哪里需要提高——这一切都是得益于那次的发帖。尤其是关于“我”的运用,印象十分深刻。再次感谢白水师、远风师、柳下师兄、木耳师兄、寒凝师姐。两年后,再次翻出那篇文章,做了修改,发上论坛,算是一种突破自己。但那时不知道怎么想的,竟一直都没有回复各位的留言,抱歉。

自第一次发表文章后,我很害怕,更是一种羞愧,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论坛。但期间也有一直参与惠忠庵读书会,这个另外再表。至于发帖,除了回复他人,要一直等到3年后的2012年,发了一个《多年以后,我又回到水云间》。现在已经忘了当时是怎么想的,但那之后,又要隔了一年多,在国外才发出下一篇帖子,叫《迷样的陌生人》。

有必要提一下在英国的经历。这段经历对我个人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见识到生活态度,再到个人价值观,同样包括文章的写作。大学四年一直有保持阅读,也算读了不少书。写呢,大概也有一些进步。但对写作始终还是有一种厌恶,或者说因进入不了状态而产生厌恶。在英国,一个人在公寓里,或者图书馆,安静、陌生、自我的环境,让我开始喜欢沉浸式的投入写作,并且在生活中时刻保持一种想写作的饥渴。这具体表现为,如果遇到一件事,可能会立刻在脑海中试着用某段文字去描述它。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开始在论坛上陆陆续续发布C先生系列。这系列文章都是个人生活中的小事,但试着用文字去描述。(所以非常平淡)直到现在,我还是会用这种思维去写作。

后来,我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著名作家的写作技巧,这具体表现在几次小说写作因掺杂太多个人叙述而变味之后开始的自我拯救。这种文章风格不统一引发的变味,让人又一次有了发表《远方》那篇文章后的突破感——意识到错误在哪里,才能针对性地去改正、提高。这时候,对于诸位坛友的点评、指正,是抱着互相交流、提升自我的心态去吸收养分。现在,我试着模仿海明威的写作技巧,便是要强行压制写作时爱掺杂个人叙述、打破文风的坏习惯——这个习惯不知道那里来的。

自2015年加入公安,到现在也快3年了。这三年之间还是会写一些文章。但近一年来,因为工作确实太忙, 加上加班多、身体不好,又缺乏足够的沉浸式写作时间,往往虽有创作欲望,但总打不起精神来。有些很想写的文章,往往只能用值班后半夜的时间去写,往往也便太过匆忙。人生的路还有很长,有忙有闲,有高峰有低谷,但于写作而言,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成为一项努力想提高的技能与技巧,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总会想起要写作。


二、惠忠庵读书夜

2009年加入水云间至大学毕业,缺席过几次读书夜活动,但大多数是参加了。第一次是读阿城的《棋王》,第二次是点着蜡烛读诗。不但参加了,也参与了组织,还自己主持过几次。积极奔走、号召参加,大学四年在社团活动上我没有投入太多心力,倒是在惠忠庵读书夜活动的组织上非常“不要脸”的有一种使命感。但组织倒是其次,真正有挑战的,是主持。一旦上了主持的位置,才深深知道什么是才识浅薄、肚里无货。主持《十九札》的时候,开始讨论了才知道题目定的太大,等到白水师问我“XX是什么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只能回到“不是XX,不是XX”,这是一种因无知而自然的逃避,因为根本答不出到底是什么。好像一个上了考场的学生,做一道定义题,XX是什么?不能给出准确答案。这是水云间带给我的第二次提升,关于准确的描述的重要性——现在才知道,一个关于事物、事情、事实的准确描述,是会多么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思维、逻辑。那是打破一个人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的假象的利器,是能否踏上能否明辨是非、公平正义大道的台阶,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如何对待他人、是否真正关心他人的真诚显现——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对人情世故的把握,暂且不提。后来我又陆续主持了几次,到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时,我不再有那么多的窘迫,算是获得了“成功”,满座皆欢,讨论充分。我意识到有了一些进步,然而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来提升自我。此后的读书会,我依然积极参与,但发言不敢再乱放厥词了,或者说谨慎很多。这也影响到我的性格和日常学习、生活及与人交往——与刚入学想比,有了不小的进步。

2013年出国,后来又来广州,至今大概只参加了3次惠忠庵读书夜,甚为遗憾。


三、关于水云间APP和水云间公众号

2013年在国外时,每天瞎琢磨能做点什么。那时候觉得自己写作水平较低,学问见识也有限,不如做一些周边的工作,比如宣传,服务水云间。于是在网上寻找,了解如何做一个APP。2013年大概也是国内手机APP大放异彩的一年。各类APP层出不穷,随之而来服务APP的应用也来了,比如为不会做、没有成本做APP的人提供简单的APP模板。我找到这样一个网站,简单学习后,做了一个水云间APP。但因是免费提供的模板,功能也受限,比如文章不能自动更新,只能手动更新;比如不能上苹果、安卓平台,只能发链接让人下载等等。这一类限制,决定了APP的传播范围、寿命长短。然而当看到有几百人下载时,还是非常兴奋;如果有人留言,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复。后来回国,APP慢慢被遗忘了,直到某天又想起,便发了一个声明,告知大家APP停用。

2014年回国后,国内的公众号市场早已火起来了。还在国外时,有朋友写公众号,我投过一篇文章叫《少年穷,穷少年》,讲自己在国外某天突然没钱吃饭时的感想。回国后,一开始想做一个公众号,用来卖我的那些手机壳、毛绒娃娃、手捂。是的,你们没看错,2014年冬天,我一整个冬天就是窝在顺义一个32层楼的三居室的某个向阳的次卧里,琢磨如何卖我的手机壳、毛绒娃娃、手捂。至于为什么会卖这个,一开始觉得手机壳好卖,后来想到冬天什么最需要,当然是取暖的。那个冬天我边投简历,边做微商,还在频繁往返顺义与北京的15号线上看完了15本的《银河帝国》与其他书籍。卖娃娃前后赚了2000块。有试过一次去地边摊老板那里推销,但她没睬我。我就想,或许用公众号写文章,也可以卖,于是便注册了“欠揍熊爱读书”这个公众号,因为想卖欠揍熊。第一篇文章发出后,又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不行的。或许是意识到,还是想读书、写作。于是,我和白水师商量,这个号便成为了水云间公众号。在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后,因为辨识度较低,后来大家决定重新开一个号,叫“我们的水云间”,便是如今这个公众号。

四、关于水云诸位师友

自加入水云间以来,除了老师和本已认识的朋友,很多人其实在线下几乎没有交流,大多见过也是在读书夜、聚会上。然而水云诸位师友,给人真诚、信任之感。如果说这个时代什么最珍贵,大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由陌生人至熟人,再到挚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出信任;但在水云间,或许只需要知道他是水云间的就够了。

如今因地处南粤,加之工作、时间问题,想见一位朋友变得很难。但远风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说没时间见是不对的,只是不想见;想见的话,怎么样都可以见到。所以一则欢迎大家有空来广州时告知我;二则,我也会尽力创造时间与机会,去见大家。

关于诸位师友,以上两段话便是我的全部内心所想了,毕竟过多的文字反而会显得不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05: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欠揍熊爱读书”的公号是这样来的呀,也挺神奇的~如果有机会去广州一定会告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6: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烛影摇红 发表于 2018-9-20 05:20
原来“欠揍熊爱读书”的公号是这样来的呀,也挺神奇的~如果有机会去广州一定会告知的!

来,请你吃广州美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5 22:48 , Processed in 0.0404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