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4|回复: 7

太阳照常升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9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谁去看了 说说

电骡可以download了

文学版有  原改编小说《天鹅绒》

发表于 2007-9-29 18: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看看

我去电影院看了。总体风格偏于浓郁迷离。去影院看比较能领略姜文在影像和声音上的某些尝试,因为电影本身有很重的非写实性,(似乎可以看作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或者说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因此色彩纯粹浓烈,声音常常具有震撼效果,久石让的音乐仍然很棒。这部电影非常像舞台剧,台词本身和说台词的腔调都有很重的舞台表演的味道,这样很容易产生和现实的某种疏离感,从而抽离了具体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我个人觉得四段故事前面标注的年代可以忽略不计;似乎姜文有更大的野心,而不仅在于历史反思(这种野心在《鬼子来了》中已经有所体现)。总体来说,是一部有想法(也可以说有野心)、有新的探索(相对于姜文自己以前的电影和目前的中国电影而言,欧洲电影中此类探索不算新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在目前中国的电影环境下,这点尤其值得尊重)的电影。当然,这远非一部完美的电影。比如表演中明显的弱点是周韵演的“疯妈”,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力量超出了周韵的掌控能力(我个人觉得最出色的表演要归于陈冲,黄秋生不过不失,似乎没有更多发挥的余地,姜文,他一贯演的都是他自己,房祖名,奇怪,我反而觉得他的表演很符合电影的风格);超现实得不够彻底,中间有部分环节脱节,特别是第二个故事,这个片断本身不错,但和整体结构似乎略有游离;最后一段比较失败,虽然有了这段大家更容易“看懂”这个故事,但显然,又画蛇添足之感——尤其是两个女人的对话部分,矫情。姜文有非常出色的直觉,有些细节显示了他本能的天才的闪光,但似乎还缺乏一点点更深厚的、可以把这些闪光点融入其中的整体感,难免有些“七宝楼台”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9: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专业的评论放在水区实在可惜,要不,咱们专门开一个电影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7-9-29 19:54:55的发言:

这么专业的评论放在水区实在可惜,要不,咱们专门开一个电影坛子?

支持,让不为斑竹给我们扫扫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22: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之前有些媒体的评论就唆使观众往魔幻现实主义上想,而且以“中国首部无法解释的电影”来炒作。看过以后,觉得要说魔幻,有那么两三个片段,说主义,就太夸张了。最明显的,第四段故事将前面刻意挂起的悬念几乎都解开了,而一部《百年孤独》,何曾看到马尔克斯有半点解释“为什么”的意思?也因为这样,再次明白媒体之不可尽信,一部艺术作品,文章也好,影像也罢,有多种解释,完全可能,可有多种解释,绝不等于无法解释,没有唯一的解释,不能等于没有解释。何况就这部电影来说,可能的,言之成理的解释也未必数不胜数。

关于“间离”,说不上失败,姜文本来的用心就在于此。电影中的“不实”之处比比皆是,打火机、枪、皮夹克、刚生完孩子就能像刘翔一样奔跑的妇人......而且,一个七六年才被下放改造的知识分子似乎也动身太晚了些。如此大肆“穿帮”,大概是刻意提醒观众忽略年代吧。其实,拍电影应该和用PS修图差不多,总要减去多余的部分,让主题凸显出来,实在剪不掉的,就放在景深最远的地方。

第二个故事,个人以为倒不是结构上有些脱离,而是故事内容没编好,这四段故事实际上是接续起来的,只不过顺序打乱了,如果没有第二段故事,那么就不能从另外的起点接续到第一段故事的终点,从而开始第三段故事,所以,要讲一个《低俗小说》或是《暴雨将至》式的故事,这一段就不能少。不过,这一段的内容的确有问题,抓流氓的故事最后只是引出了姜文的出场,实在是浪费了胶片。

最后一段,从铁路边的狂欢开始,我以为就很精彩了,蒙太奇和场面调度颇有大师水准,镜头也都很美。这以前,为了补全线索,给莫名其妙地坚持了两个小时的观众们一个交代,就匆匆地把以前的谜团都解开了,的确显得有些无措。

抛开作品,我倒是觉得导演这样做,特别是姜文这样做,可谓意味深长。电影本来就是技术发明革新的结果,又是工业时代的产儿,电影生来具有的不是艺术性,而是技术性、商业性、世俗性。艺术性,是电影上了私塾之后的事情,至今这两种性,依然在电影的身体中纠结,就连姜文这样中国蛮有个性、脾气的导演,也不敢无视大众的欣赏趣味,让马孔多在一夜暴风中孤独地逝去。无论姜文要做多少等待,他的戈多必须在明天来到。他说,这部电影只有一部分来自《天鹅绒》,其他的,都是他的梦。他说了谎。一个梦不会有自圆其说的欲望,一个梦无视做梦者的理性与逻辑,而姜文不能无视他的观众。

然而,即便如此,影片的票房依然不是很好,这说明,即便你告诉了观众99%的信息,他们还是会问你,那剩下的1%是为什么?中国观众,普遍还缺乏对现代主义作品的知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2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22: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开个影视方向了,据说现在电影专业很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不认为"抓流氓的故事最后只是引出了姜文的出场,实在是浪费了胶片"

恰恰这是片子最精彩最讽刺的部分

姜文说文革是最"性感"的年代,比现在幕上的《红色娘子军》,往水映中扔石子的老太太,当年的人就是靠这集体意淫的。

那个年代多的就是“屁股摸了手”

真相大白了,梁老师却上吊了

而梁老师的心理成长经理就更值得玩味了,由一个思乡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转而与湿漉漉的陈冲玩3p

整个片子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泛性来解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30 13:56 , Processed in 0.034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