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37|回复: 29

[思 想] [作业]语言学作业之一“合作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修《语言学概论》的同学,这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大作业,请注意:

(1)三选一,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

(2)请在十七周周五前交上;

(3)任选一个作业跟帖;

(4)字数不限。 

1     分析六则近年来的小品语言,指出其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并分析其中的会话含义。

2 以《围城》或者《红楼梦》为例,找出六段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并分析其中的会话含义。
3  熟读《触龙说赵太后》,分析触龙的交际策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0 20:11: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2-17 2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触龙的交际策略

 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于危机关头说服了固执的赵太后,令赵国转危为安,立下汗马功劳。而他的交际策略和雄辩的口才也为后人留下了向领导游说的范例。

   赵太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在《战国策·齐策》里曾经有一段关于她的记载:“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威后对于国君与子民的关系有如此见解,可见她是一位极有政治思想的执政者。但就是这样一位政治家,也会因为对儿女的爱而影响国政。当时情况紧急,必须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援助。众大臣极力进谏,但赵威后一意孤行,坚决不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并且跟大臣说,谁在来说这件事,就朝他的脸上吐唾沫。这其实是向大臣们说明白不用来进谏这件事了,但触龙却迎难而上,而且成功的说服了她,他的良好的交际策略可见一斑。

     分析触龙的策略,他采取迂回战略。

首先,用“缓冲法”,缓和当时的紧张气氛。当时赵太后很生气,“盛气而揖之”,如果这时一开始就说作人质的事,肯定会碰一鼻子灰。因此他先和太后聊天,说点家常话。说自己身体不好,没有常来看太后。这就让太后感觉他好像是来探望她,就没那么强的警惕心了。接着继续聊吃饭、散步等健康方面的话题,终于达到一定的效果——“太后之色稍解”。

其次,把话题往孩子身上引导。先说自己很爱自己的小儿子,要在自己逝世前给他谋一个职位,为孩子长远考虑。这引起了太后的兴趣,找到了两个人在孩子的问题上的共同话题。太后不知不觉就和触龙谈论起爱孩子的问题。触龙先和太后讨论谁更爱幼子,接着评论太后对燕后和长安君的不同爱法,指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是为他们的长远考虑。她说自己爱燕后没有爱长安君那么厉害,可是,她却为燕后“计久长”,言外之意是她为长安君“计短也”, 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这样,就在让长安君去齐做人质的问题上,摧垮了太后的抗拒情绪。

最后,正面进谏。当太后接受了爱孩子就要“为之计深远”后,就开始正面论证。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人手,分析赵国及其他诸侯国“继者”绝嗣的原因,就在于其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接着,单刀直入地指出太后只知一味溺爱长安君是错误的,如不让长安君为国立功,则将难以“自托于赵”。由于触龙把爱子之心与关心国家命运之情紧密联系起来,最后使太后心悦诚服地同意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

可见,触龙有着非常娴熟的游说技巧,懂得以退为进,迂回作战,因势利导使谈话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以达到预期的谈话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18: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触龙说赵太后》游说策略

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也就是说,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合作原则对指导人们语言交际,调节会话中交际双方的说话内容起到重要作用。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里一篇鲜明地表现高超语言艺术的文章。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中这样高度评价语言艺术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而这里的触龙正是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层层递进来说服赵太后,换来齐国救援之师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触龙的这一说服策略正好符合了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可以说是巧妙地运用这一理论的典型范例。

首先,从触龙游说的背景来看,赵国面临秦攻的危急关头,而齐国的救援条件却是让长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大臣竭力劝阻惹得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在这种情况下,深谙说话艺术的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显然他去拜见赵太后的目的是进谏,然而一开始他避开这个目的,使得交谈的气氛能首先得到缓和下来。他深知赵太后此刻的心理,在大臣们都不体谅她的时候是迫切需要安慰体贴的,于是他通过话家常的方式,一开始自诉病苦之况来引起太后怜悯之心,然后又问候饮食起居以示关心同情。正是这样将心比心,才慢慢解除了太后的精神武装,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将这个策略叫做“缓冲法”。

其次,触龙在初步取得掌握赵太后心理的主动权并操控好局面后,为了将谈话合情合理地继续,又自然引到人质问题上,触龙想到了人性中最合乎人之常情的一面,也即请求安排孩子。用自己的爱子之情来引起太后的关注与同情,引出太后的爱子之情,从而引起太后的情感共鸣。这就使太后进一步放松了警惕,而且还把左师公视为知音。从这里开始谈话已经触及矛盾本身,而太后却浑然不觉,这就是左师触龙的高明之处。这一策略可以称为“引诱法”。

随后,触龙又避开直接谈论长君的时机,而是引出燕后,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甚于长安君。他的一番陈词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首先是说明太后对自己的女儿的前途考虑长远,太后是深明大义的,然后说这个事实证明,太后疼爱子女并非一味溺爱,也并非没有亲子之情,只是从长远考虑,让理智战胜了情感。一番陈词,表面大谈燕后,实际是借客形主,与其溺爱长君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话题可以说是投其赵太后所好,让赵太后自己进入了长君的话题讨论范围,可谓是“激将法”。

最后,在进谏的关键时刻,触龙非但没有提及长君,反而把笔延伸开,从三家分晋说及诸侯各国,这番话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步步紧逼。他从广泛的举例中得出了一条必然规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那他的子孙迟早会丧失封爵和土地,被剥夺特权……甚至触犯刑律,断绝子嗣。这里可谓是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然后触龙便开始单刀直入,指出昔之诸侯如此,今日太后亦然。太后要想让长君在赵国站稳脚跟,飞黄腾达,就必须让其为国家立功,而不是过分溺爱断送了他的前程。触龙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步步诱导,旁敲侧击,虽无一字提及“人质”,然而通过对比,其中利害,孰轻孰重,判然分明。 赵太后虽然一时糊涂,但听到这样的言论又怎能不猛然警省?这种由远及近,层层深入的策略可以称为是“欲擒故纵法”。

从《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来看,巧妙的游说艺术在关键时刻可以使事情转危为安,使之向预期的方向发展。触龙正是拥有这种巧妙的游说艺术,首先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然后婉言相劝,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才使得这个看似无法转变的事情得到完满地解决。而他的这种游说艺术正是巧妙的运用了语言的合作性原则,对于这个原则的相关准则,他根据实际情况违背与遵守双重结合,如一开始避开主要谈话目的,而整个谈话又不失简练条理并且有凭有据,最后这些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游说过程。整篇文章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触龙;蛮横固执、爱子心切的赵太后,在叙家常的娓娓巧妙言辞中栩栩如生。说话是一门艺术,为人处事离不开说话,我们要善于使用这门艺术,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04: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围城》中违反“合作原则”而表达出“会话含义”的对话

1. 苏小姐和孙夫人很早就起床了,在甲板上聊天,鲍小姐起得很晚,当她在甲板上遇见她们时很不好意思。鲍小姐说道:“这船走着真像个摇篮,人给他摆的迷迷糊糊只想睡。”

  那么,你就是摇篮里的睡着的小宝贝了.,多可爱!”苏小姐说.

  鲍小姐打他一下道: “!苏东坡的妹妹,才女!”         

(:鲍小姐的话不符合相关原则,她本想为自己起得晚遮羞,没想到遭苏小姐奚落,她的下一句把话题由自己转向了苏小姐,一来不使自己太没面子,二来借夸奖苏小姐也嘲讽了她)

2. 船到了香港,鲍小姐要下船了,方鸿渐的短暂爱情也要终结了,他觉得很失落.下船时, 方鸿渐问鲍小姐: “你行李多,要不要我送你下船?”

  鲍小姐疏远地说: “谢谢, 不用劳你驾, 李先生会上船来接我的.”

  苏小姐道:“你可以把方先生跟李先生介绍介绍。”

(析:苏小姐的话看似前言不搭后语,好像是无中生有,但实际上这包含了他对鲍小姐和方鸿渐的奚落:鲍小姐本是已有未婚夫,但却勾引方鸿渐,使得他的注意力丝毫不在苏小姐身上,苏小姐感到很悻悻,有失落感;方鸿渐自食苦果,最终被鲍小姐甩掉,也实在活该。所以苏小姐的这句话既揭示了他们之间的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同时又狠狠讽刺了他们。)

3.赵辛楣和方鸿渐在苏小姐府中初次见面时,赵辛楣将方鸿渐视为情敌,极端的挖苦和嘲笑他。当他们谈到了“在外国都学到了什么时,方鸿渐没好气道:“没学什么。”

 苏小姐解围说道:“鸿渐,你学过哲学,是不是?”

赵辛楣喉咙里干笑道:“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

“那么赶快找个眼科医生,把眼光检查一下;会这样东西的眼睛,一定有毛病。”方鸿渐为掩饰斗口的痕迹,有意哈哈大笑起来。

(析:此“眼光”非彼“眼光”,但故意将二者混淆,看似不符合“一致”的原则,但是,正是这种不一致,使得方鸿渐解围,狠狠地回击,摆脱了尴尬的境地并占了上风。)

4.方鸿渐嘲讽曹元朗“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更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象好文章加了密圈呢”。

   唐小姐笑道:“人家听了你的话,只说你嫉妒他们进的大学比你进的有名。”

   鸿渐想不出来话回答,这时,唐小姐问道:“我昨天有点奇怪,你怎么不知道那首诗是表姐做的。你应该看过她的诗。”

 (析:唐小姐的话不符合相关原则,但是她的这句话故意转移了话题,调解了尴尬的情形,使得谈话能够继续下去,事实上她的第一句话正说中了方鸿渐的心事,只不过是给他一个台阶下。)

5.储慎明也是一个不学无术而又虚伪的人。方鸿渐攀谈道:“储先生最近研究些什么哲学问题?”

  储慎明神色慌张,瞥了鸿渐一眼,转头叫赵辛楣道:“老赵,苏小姐该来了。我这样等女人,生平时破例。”

(析:储慎明这句话也不符合相关原则,故意转移话题,实际上是在逃避方鸿渐的问题,避而不答,掩饰自己的无学无实,避开尴尬的境地。)

6.在朋友的聚会上,本不会喝酒的方鸿渐被赵辛楣灌得微有醉意。储慎明在卖弄他与罗素的交往时,壮胆了的方鸿渐说道:“希望储先生别像罗素那样的三四次离婚。”

储慎明板着脸道:“这就是你所学的哲学!”

苏小姐道:“鸿渐,我看你醉了,眼睛都红了。”

(析:苏小姐的话也是不符合相关原则的,借转移话题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当时的氛围已经非常紧张,很不愉快,但是这样一来,说错话的原因都归于“喝醉了”,储先生也就不能太计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一: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府中的一个远房子弟贾芸想向王熙凤谋一份差使,于是去找自己的开药铺的舅舅卜世仁,想向他赊一些药材作为礼物送给王熙凤作为见面礼。不料反遭到了舅舅的一阵数落。转身要走,又听到了舅舅和舅妈的一段对话:卜世仁道: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罢。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他娘子便叫女孩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明儿就送过来。”——面对着夫妻的这一唱一和的言外之意,那贾芸只好连声说不用费事,赶紧怏怏地离开了。

 

这里卜世仁的妻子就非常配合他的丈夫的言语行为,两人的对话相关而且适量,并不断的向其外甥传达其言外之意,“啊,我们没钱了,不能给你赊账的”。

 

例二: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写道,宝玉挨打后不能走动,心中思念黛玉,遂命晴雯前去探望,一时找不到理由,就让晴雯向黛玉送去两条旧手帕,晴雯觉得奇怪,宝玉笑着对晴雯说:你放心,他自然知道。果然,收到旧手帕的黛玉很快就悟出了宝玉的意思,不觉神魂驰荡 …… 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馀意缠绵,令掌灯 …… 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 …… ”不一会儿就在这两块旧手帕上写满了饱含自己深情的诗句。从此开始,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层。

 

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传播是通过两块旧手帕进行的,虽然没有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但是双方都能根据这一特定符号建立共通的意义空间。使对方简洁清楚的明白了自己所要说的话的含义。

 

例三: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中写道,宝玉与柳湘莲两个老朋友相逢,宝玉得知柳湘莲与尤三姐定了亲,连夸尤三姐为古今绝色,说柳湘莲原先就坚持要娶一个绝色的女子,而现在尤三姐正配得上这一标准。柳湘莲仍不太相信,宝玉为了证明自己所说为真,就又说道: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 …… 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不料这一番实心实意的祝贺话语却让柳湘莲听出了另外的意思。他听了竟连声叹道:这事不好了,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狗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

 

交际既然有成功的,也就肯定就有不成功的,在这里,柳湘莲和宝玉之间确实互相提供了大量的真实信息,例如对于“绝色”的理解,但在这之后,宝玉的一片好心,竟导致了错误的理解,不得不说柳受习惯势力的影响,还存在的就是宝玉的话语习惯,信息提供合适即可,过多不行,过少也不行。

 

 

 

例四:

《红楼梦》第八回中写道,宝玉与黛玉在薛姨妈处。因天下大雪,薛姨妈吩咐烫酒给宝玉御寒。宝玉却说要吃冷酒,宝钗劝阻说吃冷酒伤身体,宝玉于是就改口要吃热酒。恰好此时,小丫鬟雪雁给黛玉送来御寒的小手炉,并说是紫鹃叫送来的,黛玉借机笑着说道: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她,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心里知道黛玉是在奚落他,只是嘻嘻地笑了笑,宝钗听了也不接她的话头,事情也就笑嘻嘻地过去了。

 

这里,黛玉的话明显违反了质量原则,以前并不一定说过这样的话,但当宝钗说完要宝玉吃热酒后,黛玉并不真实的话就有了一定蕴涵,即题外话。这就要求听话时能辨析出其真正的意图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说话人明明是话中有话,而且希望听话人能够听得出来,但是听话人却没有能够听出这话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五: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提"锦嶂",又有说"赛香炉",又有说"小终南", 种种名色, 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 编新不如述旧, 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 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 是极! 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 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这里,或许说这些所谓的清客的阿谀奉承,给对方所谓虚假的信息,“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看似是对自己的贬低,但内里对宝玉的奉承,谁能听不出来。所以说他有意违反方式原则,不清楚,但表达的意思却明白,简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六:三十八回,众人入座开始吃螃蟹时。凤姐笑道:"鸳鸯小蹄子越发坏了,我替你当差, 倒不领情, 还抱怨我.还不快斟一钟酒来我喝呢."鸳鸯笑着忙斟了一杯酒,送至凤姐唇边, 凤姐一扬脖子吃了.琥珀彩霞二人也斟上一杯,送至凤姐唇边,那凤姐也吃了. 平儿早剔了一壳黄子送来,凤姐道:"多倒些姜醋."一面也吃了,笑道:"你们坐着吃罢 , 我可去了."鸳鸯笑道:"好没脸,吃我们的东西."凤姐儿笑道:"你和。。。。。。来.凤姐也禁不住笑骂道:"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平儿忙赶过来替他擦了,亲自去端水.鸳鸯道: "阿弥陀佛!这是个报应."贾母那边听见,一叠声问:"见了什么这样乐,告诉我们也笑笑."鸳鸯等忙高声笑回道:"二奶奶来抢螃蟹吃,平儿恼了,抹了他主子一脸的螃蟹黄子.主子奴才打架呢."贾母和王夫人等听了也笑起来.贾母笑道:"你们看他可怜见的,把那小腿子脐子给他点子吃也就完了。。。。。。。

在这段描述里,凤姐,不光严重违反质量原则,同时质量原则,方式原则。其中“死娼妇!吃离了眼了,混抹你娘的”,看似是句叫骂,即违反了所谓的真实原则,又与相关原则相冲突,但其中确附和方式原则,简单明白的表达凤姐当时心中似怒的心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0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静的作业

一  黄宏的小品《考验》——讲的是黄宏和牛莉在结婚登记前未见面的老丈人要考验考验女婿,看看女婿是不是真心听女儿话。

黄宏:各行各业传喜讯,两事让我最兴奋。2008北京奥运,2007媳妇怀孕,这就叫小家大家都走运。(1)

牛莉:我爸说了,你的岁数比我大,结婚后一定要听媳妇的话。(2)

黄宏:那还用说吗?我这人就是为你生的嘛。吃饭,你不让我咽,我就噎着;上厕所,你不让我进,我就憋着;上完厕所,你不让我起来,我就蹲着;你的话就是圣旨,说啥我都听着。(3)

牛莉:那边有个钓鱼的老头,你去弹一下他的脑瓜。(4)

黄宏:我凭什么弹人家脑瓜。(5)

牛莉:什么也不凭,我就看我的话听不听,今天不弹脑瓜,就证明将来我的话你不听,你不弹我也不谈了,你不弹,那就别想去登记。(6)

黄宏:这哪是弹恋爱啊,是弹恋爱。我这大龄青年谈个恋爱比六国会谈都艰难!(7)

黄宏边准备弹雷烙生脑瓜变念叨:在你酣畅如睡的时候,没想到要用这种方式把你惊醒了,这是和谐社会多么不和谐的音啊!(8)

牛莉要求 黄宏再弹一次自己的父亲雷烙生,理由是:弹两次恋爱就弹两次脑瓜来卡片眼,黄宏再次弹了雷烙生的脑瓜。(9)

黄宏大:老谭,你就是老谭。(10)

雷烙生:我不是老谭。(11)

黄宏:都是老朋友了,你别装作不认识。(12)

雷烙生:小伙子,你认错人了,我不是老谭,我叫王BIABIA,你看看身份、医疗证……(13)

雷烙生生气地走下场面,黄宏得意地对牛莉说:他这是走了,他要是不走,你让我还弹,老生常“弹”!

这个小品的第10 12 句,黄宏自知这样做(谭脑袋)没有理由也很不礼貌,所以叫故意说钓鱼的老人是自己认识的人---老谭,这就违反了莱格斯合作原则理论里的质量原则,由此产生的会话含义是对听话人的恭维,套近乎,拉近关系来抵消自己冒昧的举动。

二《卖拐》片段

赵本山:看我眼色行事,好不?哎,来人了,喊~~~(1)

高秀敏:啊,拐了噢,拐啦,拐了噢!拐啦,拐啦!拐啦!(2)

范伟:我说你瞎指挥啥呀你啊?你知道我要上哪你就让我拐呀你啊?(3)

赵:喊卖。(4)

高:卖噢!卖…..(5)

范:卖啥呀?(6)

高:拐…..(7)

赵:连上。(8)

高:拐卖了噢!拐卖了!(9)

范:恩?怎么回事儿?谁要拐卖你呀?(10)

高:不是,他拐卖了~~~(11)

范:你要拐卖呀?(12)

在这个小品《卖拐》的第2 5 7句,高秀敏故意把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这句就是违背了适量原则,这里是提供了少于交谈所需要的信息,给人的感觉是高这个人故弄玄虚,以引起路人范伟的注意。

 

 

 

三 马季相声片段

唐(饰未婚夫):“春兰,我想离开你。”(1)
马(饰春兰):“你说啥呢?”(2)
唐:“我想离开你。”(3)
马:“你问我二十几呀。我二十四,你二十六,你咋全忘了呢?”(4)
唐:“不是啊。”(5)
马:“呵。”(6)
唐:“我要和你退婚。”(7)
马:“哦,你头有点儿晕哪。那你就睡一觉吧。我呆会儿再来看你好吧?“(8)
唐:“咱们一刀两断。”(9)
马:“不习惯在医院哪。我把你接出去咱回家养病好不好啊。”(10)
唐:“这是为你好。”(11)

马:“白头到老?这话不用你说,以后看我的行动就是了。”(12)
唐:“她纯粹存心……”(13)
马:“哦,在医院里就结婚啊。”(14)
唐:不行,这戏咱们演不了了。你老打岔怎么演哪?(15)
马:这就是想方设法转移你的话题呀。(16)
唐:那怎么能转移得了呢?(17)

马:你再来吧。(18)
唐:“春兰哪,关于咱们俩的婚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19)
马:“过去是咋想的现在还咋想呗。”(20)
唐:“现在跟过去可不一样了。”(21)
马:“要说不一样就是你为人民立了功我不如你了。”(22)
   

除了最后四句话中春兰采取了对未婚夫的合作态度外,从第1句至第14句这几个话语中,春兰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她的答语似乎是牛唇不对马嘴。这种有意违反“相关原则”带来的会话含义,正如第16句中所讲的那样,春兰是想方设法转移对方的话题,不让他提起退婚的事。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善良的姑娘的美好形象。

四 小品《策划》

牛:那鸡呢? (1)
赵:午睡了。 (2)
牛:还午睡? (3)
赵:这鸡自打出名之后时差都乱了。(问)这鸡能值那么多钱呢? (4)
牛:大叔我跟您说实话,这鸡本来不值钱,但经过我一炒作,炒完了它可就值大钱了。(5)

赵:那要炖完了呢?(6)

牛:(愣)那。。。那也值钱。(7)

赵:是名鸡,你的意思是无论它是死的活的,都是值钱的? (8)
牛:没错。 (9)
宋:哎呀,老头子,你真是太有才了。(10)
赵:比方说这只出名的公鸡,这块肉也能值钱? (11)
牛群:咱就说这一块儿,您要不拿个两千,就没权利吃上。 (12)
赵:鸡心呢?
牛:四千。
赵:鸡肝?
牛:六千。
赵:鸡肾?
牛:八千。
赵本山:成了,够数了。你抱是抱不走了,但你可以把它端走。这两万块钱你也拿回去吧。在这儿吃也可以,权当是我请你吃了两万块钱的大餐。
宋(复活):老伴儿,你家伙你真是太有才了。

上面这段由赵本山,宋丹丹,牛群演得《策划》中由于违反“方式原则”而造成误会:第(5)句牛群说鸡炒作之后可以赚大钱,而赵借机说了第(6)(8) (11),故意含糊其辞,没有把那只名鸡已经炖了的事实说清楚,这里赵通过一种模糊其词,制造笑料然后逐步亮出事情的真实面目的方式,以达到挽救“危机”的目的,使自己有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

 

五.《策划》

牛群:有句广告词,好吧.(1)
宋丹丹:我录,赶紧录着.录着钱到手啦.开机.(2)
牛群:那咱们开始啦.(3)
还请大叔把鸡抱过来。
宋丹丹(仔细瞅了两眼):好词啊,很简洁,很靠谱。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yeah!———再来个侧面的,你剪接使用.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yeah!再来个背面的,下蛋公鸡..你干啥呀,俺们这录广告呢,你别的,
赶紧给人抱鸡.我合同都签啦.赔人4万.(4)
我们来看这句广告词: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违反了“真实原则”。从这句话可推导出其会话含义:会下蛋的公鸡,具有最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六,小品《回家》甲是郭冬临,乙是邵峰

甲:大家好,谁再跟我喝两杯?(撞路灯)对不起没事吧?唉呦。(捂头) (1)
(乙入场)
甲:站住,站住。举起手来。回头。(倒下) (2)

乙:唉,唉,起来,地下凉。 (3)
甲:小朋友,你是谁? (4)
乙:我刚下火车准备回家。(5)
甲:摆在你面前两条路,一是送我回家,二是送我回家。(6)
乙:你是不是住在酒缸里啊? (7)
甲:我刚从酒缸里出来。 (8)
乙:好好好,我撑不住你了。唉唉唉,你家到底住那里啊? (9)
甲:(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10)
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
乙:我知道你住那里了, (11)
(唱)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甲:对,唱完这首歌,我们就散了。 (12)
乙:我们也得散了。
甲:我送你回家吧。

这段小品里的第 10 句郭冬临的回答似乎是有意违反“合作原则”里的“相关原则”带来的会话含义就像第11句里唱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里的。由此,我们看到一个醉汉的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23: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1 《昨天 今天 明天》

崔永元:你看二老都这么大岁数啦,那么多年啦,啊,风风雨雨都这么多年啦,就为了看个电视,我觉得不值得。

赵本山:不是杂地,后来更过啦,这家伙把我们家的男女老少东西两院议员全找来了开会,要弹劾我.

 

赵本山回答的时候故意用非常正式的词语来表现他们老夫妻当时吵架时家人来劝的情况,故意违法“合作原则”,一是因为赵要表现她老婆小题大做,二是赵要反映白云想当名人,故意使用一些不相称的词语来摆架子

 

2 《防忽悠热线》

 赵本山:你打我两下,你下不去手,你骂我两句,你张不开嘴

 

 赵违法“合作原则”中的真实原则,故意说假话,明知范伟心中恨他,要打骂绝对下得去手,但仍那样说,是因为赵知道他只要这么一说,范就没法下手了。

 

3 《心病》

 医生(赵本山饰):不打针,不吃药,坐这儿就是跟你唠,用谈话的方式治疗,也叫“话疗”

     病人(范伟饰):还得“化”,媳妇儿啊,完了,大夫都通知我化疗了。

 

     赵违法“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把谈话治疗简成“话疗”,是因为要给范伟后来错听成“化疗”以造成喜剧效果做铺垫

 

4 《策划》

牛群:大叔啊,您仔细回忆一下,这个公鸡下蛋之前有没有什么征兆啊?

   赵本山:没啥征兆,那是不可能的

 

   赵故意违法“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原则,多给出信息,原因是他要改口。

 

5 《姐夫和小舅子》

陈佩斯:你不怕?我姐说一,你敢说二吗?

   朱时茂:我不说二

   陈佩斯:你敢吗?

   朱时茂:我就不说二

 

   朱时茂故意违法“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原则,是因为朱要回避问题,以免尴尬。

 

6 《羊肉串》

朱时茂:执照

   陈佩斯:知道?

   朱时茂:营业执照

   陈佩斯:应该知道?

  

陈佩斯故意违法“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原则,故意答非所问,误听朱的话,是因为陈要逃避朱查他的执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2: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朔的作业

(一)赵本山小品文本:说事儿

……

黑:好几年没看见了,你大妈就合计了:你说带点啥好给孩子?干啥呢?
白:哎呀,俺们呀就是揪心你这没有觉啊。
崔:大叔大妈还关心我这睡觉问题哈。你们二老睡眠质量怎么样?
黑:我粘枕头就着,呼呼地
白:没心没肺的人睡眠质量都高

……

赵本山这个回答没有直接说睡眠质量的好坏,而是把自己睡觉的情形加以形象的描述,看似违反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原则,但却更能说明问题。

(二)相声小品剧本 -- 《吹牛》马季、赵炎

……

乙 上回东郊一个工厂着火啦,全城的消防队都去了,没救灭呀!没办法把您请去了,您站在那儿嘚啵嘚啵来段相声,眼看着那火苗子出溜出溜、吧叽就灭了。您这作用太大了。
甲 好,我这相声管救人哪。
乙 好哇。
甲 要说您的相声作用更大啦!
乙 怎么哪?
甲 西郊奶牛场那个牛哇,不下奶了。后来把您给找去了,你是风尘仆仆,不顾疲劳,对着奶牛您就吹上啦!
乙 吹上啦?
甲 您就说上啦!
乙 哎。
甲 说了一段相声,感动的那牛啊,顺着眼睛往外流牛奶呀!
乙 您瞧瞧!
甲 哗!

……

马季、赵炎这个绕着吹的段子,显然是违反了真实原则,但这是吹牛嘛,当然是越夸张越好。

(三)马三立、赵佩如、郭荣启相声《扒马褂》

……

赵:他走没关系咱们俩人说呀。
马:走可以呀,把马褂脱下来再走。
赵:马褂?
马:他穿的那马褂是我的,那是我的马褂。
赵:你的马褂?那您先等等吧——这马褂、谁的?
郭:马褂,......这不我穿着呢就得了么。
赵:废话,我知道是你穿着呢,我问这是谁的马褂呢?
郭:你也问这马褂啊?......嘿嘿,他的。
赵:他的,给他!
郭:什么?嗤,您瞧您他的,给他!,可是他的马褂不能给他。
赵:这怎么话说的呢?
郭:给他他要卖了呢?
赵:这不没羞没臊么,给他他撕了与你何干?人家的东西!
郭:是他的东西......那什么......不是在他手里借的!
赵:你不管是谁手里借的,人家的东西呀!
郭:我穿他马褂白穿啊是怎么着?
赵:噢——人家不白穿。
马:我找他要钱了是怎么着?这马褂我找你要钱了是怎么着?!他走这马褂我冲你要啊!
赵:这叫什么事儿啊?你这人说话啊气人——人家的马褂你穿嘛你告不白穿,不白穿你给人家拿利钱啊?
郭:没给他拿利钱啊,可比给他拿利钱还好呢。

……

这里郭要走,而马要求郭把马褂脱下,郭就以百般绕弯曲折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拒绝脱马褂,看似违反了相关原则,却足以使自己摆脱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4 13:45 , Processed in 0.0639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