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06|回复: 19

[思 想] [作业]语言学作业之二“我所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2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修《语言学概论》的同学,这是本学期的第二个大作业,请注意:

(1)一定要有现象、有自己的分析;

(2)请在十七周周五前交上;

(3)任选一个作业跟帖;

(4)字数不限。 

题目:《我所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

发表于 2007-12-27 22: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敌的俚语表达

                    余云鹏 200540003  

我在高中时还是脏话连篇,不知有多少人曾为此责备我,但我最经典的回答总是:“没有脏话,人心中那最深最强的东西就永不见天日了。”事实上,在今天,日常与人交往甚至自己已经不愿说脏话,但与挚交好友交流仍喜欢三句中插两句脏话。

 

“俚语”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词了,它比“脏话”含蓄些,但绝不能用多少还文明些的“俗语”以蔽之。

 

俚语那种最原始直接(如果愿意,把“原始直接”改为“蒙昧野蛮”也无不可)的表达给人一种“直指人心”的强烈感。总所周知,没有那个民族的俚语可以与生殖无关(虽然我并没有占用大量资料去证明),你当然可以说它俗,可以恨它给人赤裸裸的恶劣感,可是,当你有一天被人间的污秽弄得怒火中时,当下你就能顿悟俚语之妙。我只能猜想,是不是生殖在人心中依然是神圣的,跨越了千万年,生殖崇拜虽已经在人间和其光同其尘,然而在人的内心深处实在仍未泯灭,成为证个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如此,只要在生殖上给予恶伤,就能给对手切心的痛。

 

然而,俚语的强烈功效不仅用于相残的。直到今日,我每遇到大善大恶、大美大丑等等给人极深震撼之事,仍只能用俚语感怀。不用旁列,现在我正听着舍友用俚语称赞一束美丽的花写这篇作业。

 

当然,俚语的构成不仅仅就局限在生殖上。我最喜欢的俚语有“锅碗瓢盆”“叽嘿喳喳”“儿嘿日日”“农嘿囔囔”“比波罗波”等,都是“南宁粤语”的词汇,其中“嘿”本是个关乎生殖器的词,但用久了我以为大可当语气词用的。在用法上,包括“锅碗瓢盆”,它们都已经不拘泥任何固定场合与情绪,只有某种情况下你感到它们任何一种汹涌上来就尽可用之,然后心中就会生发出一种快感。这些词,如果注意道的话,你会发现它们都很有韵律很朗朗上口,它们其实已然化为音乐的小段来行使语言的表达功用——由此我常主观认为,语言不过是为了表达,反过来说,若能进行表达,那么,大可不必强取语言法则。另外又可以证明,音乐,真是最直接并也不坏的表达方式。

 

这种音乐的表达方式,还有一种特点,不求点到为止,也没有遵循简便原则,但求情尽曲终。我印象中,俚语的“双音化”是很少的,倒是有“单音化”多些,如“日!”“靠!”不过把那种动作过程省略了主谓直接把个动词恨恨甩出来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若“我~日~~”等情况,则往往是拖长了语音长吟,并不为了顺口或方便表达而取双音的。有更有“丢你个立爆”(原词乃“丢爆”)等乃至更长串的扩充式的俚语就像长歌一曲不尽兴而不休的。

 

当然,文明起见,还是对俚语的使用范围与场合大加限定好些,它们的表达作用也不过在“诉请”,要有稍深一点的交流,怎么也离不得规范的语言。要不,今天我也不必这么头痛地去学语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2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意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七岁。傍晚,我、爸爸和妈妈在郊外散步。前方,半边天空红通通的,又金黄金黄的,凝视这那凄艳的晚霞,我好奇地问道:“爸爸,你看那里好明亮,颜色好漂亮的,为什么啊?”爸爸若有所思,回答到:“这个呀,还记得《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吗?这会儿他们已经到了西方圣地,正在和佛主开会呢。瞧,那就是他们金碧辉煌的大厅!”我惊异地张大了嘴巴,却深信不疑。

多年后的今天,我早已从自然科学中知道了彩霞的形成原理,然而对于父亲当时善意的谎言,我仍然感激不已,至少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如童话般美丽的回忆,甚至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据科学统计,一个人每天平均三分之一的语言表达都没讲真话。显然,他们违反了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此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其二,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当然,这其中并不排除有些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欺骗他人,但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谎言中有很多都是出于当事人善意的考虑,都属于善意的谎言。下面,我将举例总结出善意谎言出现的几大原因。

 

1.病人(忐忑不安):医生,请问我生的是什么病,严重吗?

 医生:“你平时可能不太注意饮食,所以胃有点溃疡,吃点药就会有好转的。”

 病人(怀疑的,感激的):“真的吗?谢谢你啊,医生。”

病人得的是胃癌,但为了不影响病人情绪,医生选择了违背质量原则而隐瞒了实情,这是医生应有的道德操守。如果此时医生直接告诉病人说:“你得了胃癌,已经晚期了,让你的家人准备后事吧!”这无疑会影响病人心情,加重病情。而病人就算知道医生是在安慰自己,心里也会好受很多,他明白医生这样说是为了不让自己担心。因此,他不会埋怨医生,反而会对医生充满感激。

再如一位朋友生病了,我们知道可能是快好了,但是有不是很有把握,此时若另有人来问说:“他的病怎么样啊,好点了吗?”我们大部分都会模糊地回答说:“嗯,差不多好了”或者“我想可能差不多好了吧”,而很少会有人直接说“对不起,我不清楚”等。这里很明显违背了质量原则中的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的原则。可我们这样说,一方面是安慰问话者,让他放心,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希望朋友早日康复的美好愿望。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表达出一种美好的希冀,我们有时会破坏质量原则。

 

2妈妈甲:“呵,你儿子长的真高!”

妈妈乙:“傻大个,长得高多费二尺布,只长个子不长心眼。”

面对甲的赞扬和夸奖,乙表现的很谦虚。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得高高大大,但他却用了“只长个子,不长心眼”来贬低自己的儿子。讲了违心的话,却让自己显得很有素质有修养,非常谦虚,又让甲觉得心里平衡(或许甲的儿子很矮),让对方开心。若乙真实表达出自己想法说:“是啊,将来多有福气!”如果甲的儿子也很高,甲会觉得乙故意在自己面前炫耀,“有什么了不起啊,我的儿子也很高。”但若甲没有儿子或儿子不高,甲就会觉得乙在故意挖苦自己而陷入尴尬境地,谈话也很难再进行下去。

又如有人去家里做客,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客人夸奖到:“哇,您的厨艺真好,还这么细心,准备了这么多。”妈妈一般会不太好意思地说道:“没什么,也就随便弄弄,厨艺不佳还多包涵啊。”我们知道妈妈为了这丰盛的晚餐准备了很久,根本就不是“随便弄弄”,但妈妈出于一种礼貌,违背了质量原则,对方也会觉得妈妈是个很谦虚的人。

表现自己的谦虚是我们违背质量原则讲善意的谎言的又一大原因。

 

3.有这样一则笑话。女孩羞涩地问身旁的男友:“亲爱的,你是喜欢我天使的脸庞呢,还是喜欢我魔鬼的身材?”男孩迟疑了片刻:“嗯……我喜欢你的幽默感。”显然,这个女孩的长相和身材都不是特别好,但男孩为了不伤女孩的自尊心,没有讲真话,而是很委婉地说喜欢她的幽默感,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女孩也不会生气,反而觉得男孩很幽默,营造出一种笑果。

在外交场合运用自己的幽默感巧妙避开一些敏感话题造成答非所问的效果也是违背质量原则的表现。如大家熟知的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初期面对国外记者提出的“中国每年货币发行量”的尖锐问题,他风趣的答道:“十八元八角八分。”将发行货币的面值加起来,让对方知难而退又不失幽默。

可见,有时善意的谎言是出于语境的需求和营造幽默氛围的需要。

 

4.期末考试结束了,甲(哭丧着脸):“完了完了,这次必挂无疑,好多题都没复习到。”乙安慰道:“唉,我也是,做的超烂。”

其实乙感觉很好,试题基本在考前都复习到了,但此时他若说出真话:“不会吧,我感觉挺简单的呀。”甲肯定认为乙在鄙视他,心里本来就不舒服,这下更恼火了,说不定还会和乙绝交,乙根本也没办法将自己的劝慰再继续下去。而乙讲了善意的谎言之后,甲心里会平衡一点,此时若乙再说:“唉,下次好好复习呗。”就会起到很好的劝诫作用,甲也会很感激乙。

再如去别人家做客,显然主人接了一通电话有急事要处理,可主人仍会很有礼貌地说:“吃了饭再走吧。”其实只是客气话而已,并非真的有留客之意。这时我们通常会说:“谢谢,不早了,下次吧,刚好我有点事情。”并不会拆穿主人的谎言。这样就会显得很得体,有礼貌,对主人的良苦用心心领神会。若很我们很无趣地说:“好啊,谢谢啦。”就会令主人尴尬,进退两难。当然,在小品等艺术作品中,有时会故意出现这种情况,营造笑果。

在这种情况下,礼貌原则取代了质量原则,成为说话人考虑的第一要务。

 

最后一点,在交际场所,有时为了照顾听话人的年龄、身份、职业、学历等,也会出现违背质量原则的行为。如我在最开始提到的我父亲就是一个例子。7岁的小孩不太能理解晚霞的形成原理,所以他用了童话的形式“欺骗”了我,却激起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又如,女儿:“妈,您不是腿脚不好吗,我买了几盒补品,您吃吃看。”母亲(面有怒色):“我身体好着呢,这东西又贵,有啥用啊,还不如我下地干干活儿。”女儿:“没有,妈,这也就几十来块钱,您试试看吧。”妈妈很显然是担心这些补品花费了女儿很多钱,所以不要。女儿为了让妈妈安心,把本来好几百块钱的补品说成几十块钱,又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却可以让妈妈坦然接受。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面对还是孩子的阿甘“我的父亲在哪儿”的提问,阿甘的母亲没有直接告诉他父亲去世了,只是说:“He is on the vacation.”阿甘继续追问:“What does vacation mean?”妈妈回到说:“Vacation is when you go somewhere….and you don’t ever come back.” 这样的经典的台词,催人泪下。

善意的谎言虽然违背了会话“合作原则”,却是出于讲话人更多的考虑。因为话语交际的目的,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一以言传情,以言取乐。交际合作一方也会因为对方友好的态度而不计较内容的不足,会因为对方真诚朴实的情感而原谅方式的不当。话语交际中道德、情感以及伦理等因素自然而然地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超过话语传递的信息本身。所以当面对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时,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对方的良苦用心。  

[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9 22:01: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的注册,你所关注的语言现象视角独特,也有一定的思考,对这种现象的定位也不无道理。希望以后行文时不要轻下断语,发言应该有足够的根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然:分析得很是细腻到位,不错!

只是你好像跟错了帖吧?

[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 22:10:4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跟错了帖?

 没有吧,就是这篇“你所关注的一种语言现象”啊,那个关于小品语言的小论文我已经发到老师信箱了啊。

[em04][em04][em07][em07][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 16:27: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23: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关注的语言现象:北京地名的儿化

                                              

某日,公交车上,售票员报站:“下站西坝河儿,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不多时,一个中年男人挤到售票员面前,怯声又问了句:“请问下站是西坝河(很标准的正音)吗?”明显南方口音。售票员不耐烦地提高了嗓门:“西坝河儿,西坝河儿,都报了几次了?!自己听好了啊!”男子做无奈状,到站时又听广播报站,确认后才下了车。

这个小故事又让我想到我的广东朋友在儿化问题上闹出的笑话。好容易教会了她发“冰棍儿”的音,就到处拿着儿化音变去言语实践。有天碰到我便操着粤语痕迹很重的北京话说:“我下午早去给你占座儿位吧。”此话一出,逗得在场之人皆掩面而笑,也给我这个“师傅”弄红了脸。这样的笑话还不止一个,什么“冰儿棍”、“天安门儿”、“馅饼儿”……我的毕业前教会她说地道的北京儿化音的梦想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了。

作为北京人的我,面对北京话中如此大量又繁杂的儿化音变现象,从没认真思考、研究过,不免惭愧。有很多关于地名的儿化现象,一直以来我都想当然地认为是顺理成章。可当有人问起“为什么‘西直门’的‘门’字读本音,而‘西便门儿’的‘门’字就要儿化”时,我假模假式地思考了好一阵,也只能以“约定俗成”来敷衍人家。这样的困惑已在我脑中存疑很久,也为了这次作业我觉得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北京话中地名的儿化现象。

北京话口语众多儿化现象,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儿化的词语表示的是少、小、轻的状态,也表示喜爱之情,口语中使用儿化的词会使交谈变得自然随意。而地名的口语叫法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沙滩儿、珠市口儿、天桥儿、马甸儿、宽街儿、官园儿、三里河儿打磨厂儿……数不胜数,这些地名如发正音,非但不是地道的北京话,反而会让人觉得生硬、艰涩。但是有些地名,如:德胜门、牛街、筒子河、卢沟桥、琉璃厂等,如果加上“儿”音结尾就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甚至有些可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将其中的典型的地名归类,并选出以下几组来说明问题:

一、“门”

北京的城门,“里九外七”共十六座,除外城的广渠门、东便门、西便门可读成“门儿”,其它各门均必须读“门”的正音。举个例子,上公交车时售票员说:请您前门儿刷卡上车,待坐定后,售票员又会说本车开往前门,请大家扶好坐好——此“前门”非彼“前门儿”也。可见什么“门”该儿化,什么“门”不能儿化,在北京话中都已得到普遍认同,成了这一语言社团中成员所共识的标准。

二、“桥”

像卢沟桥、御河桥、联想桥、安贞桥等都读“桥”的正音;而有些,如天桥儿、北新桥儿、虎坊桥儿、双桥儿、红桥儿等却被儿化。这样的分异不能笼统地以“桥是否存在”为标准,比如都存在的两架桥“六里桥儿”和“航天桥”,前者儿化,而后者读正音。可见,是深层的原因支配着地名是否儿化。

三、“街”

一般的大街都读“街”的正音,如:长安街、府右街、牛街等。但有的虽然也是大的街道,但却要读“街儿”,如:宽街儿、南小街儿、北小街儿等等。其词尾是否儿化,并不以街的长短大小来决定。一尺大街虽短,但“街”字读正音。南北长街儿虽长,却读成“街儿”。

四、“园”

大多数以“园”结尾的地名都会被儿化,如“苹果园儿”、“玉桃园儿”、“秀园儿”等,而清华园、颐和园、圆明园却不曾有人将其儿化。

上述几组的分异,似乎是有选择的,又似乎是毫无依据的约定俗成。地名是否儿化,看似是无意的,但越是无意为之,一种社会特征就暴露得越突出、明显。一种语言总是与使用它的社会集团的心理素质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下面结合几组例子,浅析下北京话中地名的儿化选择原因。

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且说这内外“十六门”中儿化的三门——东、西便门,广渠门:据史料记载,东、西便门是明嘉靖三十二年为加强防卫而修筑南郊外城时,分别开设在东西北角的两个小旁门,窄小简陋不说,其朝向也不正,主要是为了出外城后往北走方便,所以叫作“便门”;而广渠门在外城之东,当时外城五门之中,唯广渠门一带是未经开发的生荒地。和“德胜门”、“永定门”这些威武、壮丽的城门比起来,此三门在北京人心中显然缺少一种敬畏、仰视的感觉。

再看诸桥——首先,卢沟桥在人们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华北地区最长的石拱桥,历经800年风雨屹立至今;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碑就矗立在桥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也发生在此。这一切使这座桥成为不凡的历史文物。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使人们称呼起它,一种崇高伟大之便会感油然而生,很自然地就会选择用郑重、正式的口气。而天桥儿、虎坊桥儿则不同,自古南城这一带就是京城里有名的耍把式、卖艺的娱乐场所,如果用过于正式的称谓的话,会给人一种沉重感,而儿化后就显得更平民化和随意化,也更符合这一地区的文化氛围。其次,像健翔桥、航天桥这些不儿化的地名是根据才建不久的桥而得名,这些名字产生于大力推广标准话的现代社会,作为首都北京自然充当起这场运动的排头兵,在命名时就会尽量避免儿化这样的北京土语。

再举其余几例印证。“长安街”、“府右街”、“筒子河”、“清华园”、“颐和园”这样的地名从他们的儿化“兄弟姐妹”中独立出来,也可用上述观点支撑。长安街乃京城东西“大动脉”;府右街是王府豪门之地;筒子河紫禁城之防御和用水命脉;清华园是中国最高学府的所在地;颐和园更是清末与紫禁城并重的另一个政治中心。这等“显赫的身世”如果命以儿化了的地名,岂不大跌身份?所以,这类地名不用儿化是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牛街,在北京“牛街”有着极深的民族和宗教蕴含,之所以没有被儿化,我想是出于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

北京人懂得该儿化什么,不该儿化什么,虽未形成教条的金科玉律,也未见师授相传,但通过上例我们仍可看出一条规律:凡是庞大的、崇高的、贵族气的、距离皇城近的,都不儿化;而那些比较小的、偏僻生疏的、生活化的、稀疏平常或不登大雅的,就偏向于儿化。

总的来说是因为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无论自觉与否,皇都子民的心理机制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世代居住在天子脚下,高大的城墙城门显示的是皇权的威严,平直的民宅里巷也透着庄严肃穆,甚至居家的四合院都是有等级的。因此,北京人心中的等级差别观念根深蒂固,这样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到语言选择。

以上是从心理因素角度解析北京地名的儿化选择现象。当然,对于这经过千百年澄汰而流传至今的选择结果,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的分析略显浅薄,而我对深爱着的北京话的研究却不会止息,今后我也会更加关注语言学家们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点浅见,期老师指点^^[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2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口误现象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世说新语·排调》

这篇小文说明口误自古以来就存在,听者根据口误者把误传的话理解成另外的意思。令人惊讶的是,古人也确实幽默了一把,竟然能够解释得通。

正如现在网上出现的诸多口误笑话一样,正是由于口误使得原本要表达的意思发生扭曲,产生了另外的意思。在我看来,口误不仅是一种由于思维受到干扰的心理现象或者一时的类似“舌头打结”的生理现象,当我们在听到别人的口误而哈哈大笑时,其实正是因为从误传的意思上去理解了,所以觉得好笑。

从网上查得口误属于心理语言学的范畴,由于我学识有限,只能从我个人感知和现阶段具备的语言学知识浅显地分析。

(一)语音类型的口误

 

1.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光。

2.同学问我几点了,我答:三扁担(三点半)

上述两个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因此闹出不少笑话,也常常称为小品、相声的创作素材。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可能是有时候精神不集中,但是有时说错了,再自己纠正还是会错。

1)例1中的“缸”和“光”发音分别为[gang][guang](由于没有办法打出国际音标,所以这里的发音统一为汉语拼音),由于语音非常相似所以发生了混淆。例2中这种语音上混淆的口误跟我们在《语言学纲要》里学习到的“语流音变”有相似之处,“点半”[dian ban]与“扁担”[bian dan]是由于声母的混淆和调换位置而产生的口误,这和《语言学纲要》里举到的一个例子:北京话里的“言语”读成[ yuan yi ](由于无法打出国际音标,请当拼音念)是一样的,当然这种类型的口误和“语流音变”毕竟还是有区别,“语流音变”长久的语言习惯下形成的,是为了追求顺口避免拗口,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而语音类型的口误是属于偶然性的“顺口”。

2)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是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它就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在社会中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看小品时,小品演员说“司马缸砸光”的时候我们觉得很好笑,还有为什么“三点半”不会像北京话里的“言语”一样进行语流音变而发成“三扁担”的原因。

 

 

()由于组合选择产生的口误

 

 

3.,小学时,有天自习同学都在聊天,没人学习,最后班长忍不住了,大叫到"说话不许出声!"

4.在实习的时候,我对一个老师说:老师你是不是姓陈?

5寝室里同学的老妈打电话过来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这一次我想说的的是他已经出去了 结果说出来的是:他已经不在了”.

1)上述几个例子是说话人在选择表达的时候对于要使用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模棱两可的时候,由于选择不明确产生的错误。例3中,“说话不许出声!”这一句的发出者(我猜测)本来要说“不许说话!”或者“不许出声!”结果却不由自主地把两个句子组合了在一起,产生了歧义。例4可能出现在明明知道老师姓陈,却想和老师套近乎,一不小心说成的。例5是最典型的选择表达不确定,结果造成了歧义,让同学的妈妈以为她的儿子已经去世了。

2)从词义上来看,这些例子都出现词语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的。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例3中“说话不许出声”说话与出声搭配得到的语义有问题,没有办法理解,例4中“老师你是不是姓陈?”这个问题是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老师与是不是姓陈搭配出错。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如例5中“他已经不在了”的意思已经不是字面上的他出去了,不在寝室的意思,而是大家约定俗成说的一个人已经去世了。所以这个搭配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

3)这些例子还都违反了“合作原则”。这些例子中“说话不许出声”违反了方式原则,“老师你是不是姓陈?”和“他已经不在了”都违反了“方式原则”。因为这些例子的表达都是含糊不清的,并且已经产生了歧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23: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三)由于固定词组的干扰而出现的口误
   

7一次文艺晚会,主持人上台报幕:下面请欣赏:新疆歌舞,掀起你的头盖骨!  

8有播音员把中国国务院总理接见美国高盛公司总经理张口播成中国国务院总经理……”
   

9还有播音员念到,据新华社消息,今天凌晨,伊拉克军队已经成功地切断了科威特的两条输卵管道。

7的正确说法应该是“掀起你的盖头来”,例8的正确说法是“中国国务院总理”,例9的正确说法应该是“据新华社消息,今天凌晨,伊拉克军队已经成功地切断了科威特的两条输油管道。”这些口误都是由于话者经常接触到的或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搭配的影响而出现的。由于固定词组的干扰而出现的口误其实也是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因为这些例子的表达出现了歧义。如例7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例8让人觉得惊讶国务院还有总经理,例9就更加啼笑皆非了。而且这样的表达也是搭配的问题,他们的搭配也是令人觉得啼笑皆非的,因为这些搭配没有符合社会的表达习惯。

 

当然,这样的口误还有很多,没有办法一一列举。而且有些口误都是来自专业主持人之口,这就说明口误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偶然的语言现象。口误跟语言自身的语音有关系,就像绕口令,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一般人要一字不错地吧绕口令念下来是比较困难的,绕口令就是因为语音相似或者舌头、口型转换变化大,往往使人出现口误。口误也跟一个人平常接触的事物,经常听到的词汇有关,这些往往使一个人形成一个比较常用的词汇库,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熟悉的词汇库里寻找搭配,当说到不是很熟悉的词语搭配时就很容易形成口误。

 

 (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请老师指教!)

                                                                                                                                   游丹妮 200640018

 

     

 

 

 

[em04][em04][em04][em01][em01][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 23:52: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4 0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关注的语言现象   

                   ――――网络语言

这里每个看我写的这东西的,相信在网上少说也有2年网龄了,对于网络的语言也早已见怪不怪,因为那本身就是我们身边,确切说是我们生活中的事情,深深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言语中。

 

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886=拜拜了;伊妹儿”=e-mailu=your=are“- -”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 T”表示流泪的表情;表示“o”表示“**”表示不雅语言等;BT----变态; PMP---拍马屁;菜鸟----差劲的新手。

下面是归类。

数字型: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也是阿则最喜欢用的一个符号);886=拜拜了;

翻译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例如伊妹儿”=e-mail瘟都死”=windows”=download,下载;

字母型:造词方法好像仍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英文;S=死。还有一些在英文里经常用到的(目前书面语也渐趋口语化):u=your=are

符号型: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 -”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 T”表示流泪的表情。这种表情型符号起源于日本漫画,后演变为漫画杂志中常出现的文字符号。成为网络语言后出现了更多形式。符号表示文字的多以谐音有关,如表示“o”表示“**”表示不雅语言等。

看着上面的例子,我们简单的可以肯定他们都很简洁、明晰,清楚的表达了当事人想要表达的想法,而我们这些接受者,也都默认了他们的存在,或许是因为他们好玩,但作为这个物质世界的反应,这些词,因为网络产生的这些词汇,有了自己存在的基础,他们是对这个世界的曲折反映。有了存在基础后,自然就上升到了他们的表义符号上,对的,这些词汇没有清晰,成体系的符号系统,但他们运用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所有符号,并在属于自己话语圈内的基础上,创制,传播,成为大众接受的新的符号,或者说“意符”,虽然没有语言,但在网络上的交流,是以平面为中介的,所以无声在这里蕴含了更广阔的意味。最后,想说的是,既然语言本身就是约定俗成,没有一定的规范和逻辑,音义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那为什么又一定要求这个新的范围,网络产生的语言有一定的规范呢,传播,接受,使用,继续传播,或者他会在今后的什么时间流逝,消亡,但也会有更新的词汇涌入,这就好了,因为这些词汇,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了,这就是语言的功用,或许我有点功利,但我认为,一种语言,如果不能更好的服务于交流的话,最终是会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的,这里或许参杂有政治势力的作用,但政治的作用再大,也无法屏蔽整个世界,顺应时代,而在其中,语言尤为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03:07 , Processed in 0.0772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