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4|回复: 4

[注意]《汉语发展史》作业总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7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发展史》作业总评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

搜集、总结和双音化相关的问题。参考的角度可以有以下方面:

1、汉语词汇走向双音化的原因。

2、汉语词汇音节发展为什么到双音节就停止了?会不会走向三音化、四音化,为什么?

3、双音节词汇不同结构类型(如并列式、偏正式等)在词汇发展各历史阶段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个历史阶段对各类型做全面描述,也可以选择一种类型描述其历史发展情况。

4、选择几组双音合成词描写它们从词组凝结成词的过程。

5、也可以根据文献普查的结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

 字数:不少于2000字。

这次作业大部分同学选择写成了简单的“综述”型小论文,这是完全可以的。当时布置作业时考虑到同学们学识有限,就说过不要求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只要求大家把搜集到的文献整理归纳总结。作业的目的一是使大家通过查阅别人的研究成果,对“双音化”的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二是让同学们学习科研论文的写作。

这次作业总的来说情况不理想,存在下面几个重要的问题:

1、查找文献数量普遍过少。文献综述应建立在对前人研究的大量普查前提下,但从作业中可以看出许多同学只是随便找了两三篇论文,将其中的观点、说法拼凑起来敷衍成文。有些同学甚至几人共用两三篇论文,只是分别摘抄了不同的语句而已。双音词研究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研究论著多不胜数,许多问题都已有很好的阐释说明。有同学说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太少,但其实图书馆是有电子资源可以利用的,公开发表的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上的,基本上都能查到并下载,非常方便。只要大家勤快一点儿,这不是难事。

2、大多数同学未列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严肃对待。

3、内容上,很多同学都没注意“综述的特点,是要求对某一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应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此外,文献综述要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应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引用、解释或综述。遗憾的是交上来的作业大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这次作业要求没有像正式论文的综述那么严格,但我们训练的目的是对前人的观点、看法做出综合提炼,而不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

以上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我们老师平时引导、强调论文写作规范不够,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比如只要认真阅读过几篇正规论文,就会知道规范的论文格式,知道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阶段,要求大家对每个问题都有独立见解,是很难的,但是学会查阅、归纳、总结别人的研究成果却是不难做到的,而且这也是科研最基础的一步。选修此门课的是高年级的同学,有的正在进行论文写作,有的即将进入论文选题,希望大家能就上面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以前写过的、现在正在写作的论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6: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周四都会在系里(求索207),有问题讨论或想取回作业的同学都可以去找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20: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好啊,大家就是要在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这样同学最后做毕业论文时才会得心应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8-2-27 20:07:08的发言:
总结得好啊,大家就是要在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这样同学最后做毕业论文时才会得心应手。

没错。另外,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经过良好的思维训练,即使你以后不搞学术,也会终生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8 17: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对上学期的作业总结得如此细致、如此到位,相信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每个老师在自己的课上多指导一些,学生们做毕业论文时就轻松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1:48 , Processed in 0.0585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