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68|回复: 12

[原创文字] 小诗一首(大家轻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14: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奔月

时间的不可反复和空间的不可超越正是悲剧的本源。

——题记

窗外伟岸如父的山

是十七岁那年 低低的墙

 

物是人非

一个浅绿的词

像一些

天空留有褶皱的日子

从史前

我俯首望见沧海桑田

一语不发

 

是是非非

成了被微风吹碎的疏影

细数掌纹

随我奔月带离

发表于 2008-3-13 15: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恕偶太过愚钝,只能道一个好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2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胡少或屋子先来评评,再给大伙讲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22: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较而言,最欣赏头两句。还是请古版主来评一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23: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是人非

一个浅绿的词”

有意思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13: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题记,立即联想到这句名言:

在这个一切都如同梦幻的世界上,永存不逝,那一定会深自悔恨。世上的万物,世上的人们以及人们的心灵,都要消失,因为它们的美有一部分本来就由这不幸所形成。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感觉楼主某些细部的感觉不错,很有潜质,那些比喻用得非常好。
问题可能在于不加拣选地使用了一些抽象的常用的词,如:物是人非,是是非非,沧海桑田。愚以为,诗歌的要诀在于像婴儿第一次发现世界那样,所以尽可能地少使用一些过于常用而基本丧失表现力的词语更好,如果要用,也要在新的句法和语境里重新激活它的新内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9 13:40: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2 10: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古兄的看法,如果每一句都像“一个浅绿的词”这样有新意,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0 0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把此诗发到《沃野》  还请作者同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2 17: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08-3-19 13:11:54的发言:

感觉楼主某些细部的感觉不错,很有潜质,那些比喻用得非常好。
问题可能在于不加拣选地使用了一些抽象的常用的词,如:物是人非,是是非非,沧海桑田。愚以为,诗歌的要诀在于像婴儿第一次发现世界那样,所以尽可能地少使用一些过于常用而基本丧失表现力的词语更好,如果要用,也要在新的句法和语境里重新激活它的新内涵。



要言不烦,观者亦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0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尤其经过第三代的反叛之后,越来越强调语言的陌生化和重塑语言的本意了。楼主的诗,读起来很有意思,哲理诗的感觉,最近刚好在读博尔赫斯的诗,两者读起来有点相通的感觉。哈哈哈,还是读诗少了。诗歌,之前觉得是一种情感的流露,现在觉得也是哲思的具体化。或者是作者心中世界的象征显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0:56 , Processed in 0.0576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