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3|回复: 11

[读名著] 《红楼梦》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0 19: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镜 于 2018-12-20 19:44 编辑

我来填坑啦。上周签到中提到的《红楼梦》读书笔记,白水师建议也发上论坛。约摸是去年这个时候写的,远风老师《中国古代文学三》的作业。大家多指正啊~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事实性错误。
哎……羡慕当时有大把时间坐在图书馆。

#关于生命力#

宝玉身在脂粉堆中,好吃姑娘们嘴上的胭脂,见一个爱一个,但爱哪一个都是真的爱, 并不让人觉得油腻,连调戏都是带着三分玩憨七分天真的。“淫荡之至,而能使旁人不觉,被人不厌。”
风筝飞不起来,着急便说“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剁个稀巴烂”这种话,也只有他能想得出来。反观贾琏和鲍二媳妇偷腥、和贾蓉一道垂涎尤氏姊妹,贾赦强娶鸳鸯, 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其他老爷少爷调情多有狎昵之味,看中的仅是“是个人”而不是 “这个人”,只要长得好看容易得手便可,就图解个闷,也不真管人家死活。而宝玉对待女孩子们,有的都是真爱慕和真尊重:
替平儿理妆,帮香菱换裙,提醒冬夜出门找麝月的晴雯穿衣,恐画“蔷”字的痴龄官淋雨,暗中祭奠含恨投井的金钏。
连秦可卿丧礼回来路上,在歇脚的农舍遇着村姑二丫头,被抢白也一点儿不恼,只觉得人家有趣儿,临走还心心念念恨不能作伴同玩。
更有些痴傻的,热闹看戏时怜秦可卿房里画里美人寂寞;追问刘姥姥抽柴的故事,还正儿八经遣了铭烟去,想给这个被胡诌出的茗玉小姐修葺庙宇。
他的世界有情有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多少还是有膏粱子弟“何不食肉糜”的公子哥气,并因此被掣肘,也做过错事,但他的确力所能及地爱护着着身边的大小姑娘们,吃穿用度上多记挂着,生气了并不计较总是来哄,丫头们犯了错怕被责罚,他也几次三番都把 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宝玉整个人就是规矩的反面。
他太自由了(虽然这种自由背后有很很很很多条件....我总是忍不住想,若宝玉生在寻常百姓家,或者生在现世,又会是哪般光景?),人又聪明(要不也不能做到诗词“不学便才”, 还稍一用功就考上进士),灵气咕嘟咕嘟往外冒,一切封建礼教、功名利禄等家族对他的期待他都不在乎,看重美和情,对所有的东西都怀着天真和好奇。年龄小是一方面,但更多还是来自价值观。
一直觉得有好奇心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身上总是有一股稚气,一个很简单的标志是: 当你与他对话,他不会程式化微笑,社交性赞同,象征性重复或者被动接受,他的反应是很直接的,惊喜,讶异,对抗,疑惑,追问不满足甚至不合时宜地笑出声。这种生命力总是会很精准地击中我,读了十来回,我就知道宝玉和《挪威的森林》里的绿子、《京华烟云》里的木兰、《尘埃落定》里的傻瓜二少爷是一类人了。
有学者把宝玉的这种“情不情”最终达到的程度概括为“意淫”:“‘意淫’是一个艺术地对待由性别携带而来的全部诗意之美的概念。它超越了‘沉重的肉身’超越了‘视觉霸权’。 而最终从嗅觉达至心灵契合的惊喜、羞怯与战栗,这是一种‘人迹罕至’之美。因此,每一位鼎礼者当从自身的修习与妙悟中抵达。”
整部《红楼梦》,宝玉也是我心中最活在未来的两个人物之一(另一个是尤三姐)。


#关于脾气#

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过一段评论:红楼梦里,公认黛玉湘云是有趣的,探春熙凤是有趣的;相对,迎春宝钗就不那么有趣一点。有趣的人里头,黛玉湘云是有小脾气的,探春有大脾气,王熙凤有暴脾气,后两个都是没脾气的。前四个有趣的,是书里最讨老太太喜欢的——而老太太是书里第一人精。

书读完后发现很是贴切。拿黛玉举例,你光知世家小姐当贤良贞静有大家闺秀风范,却不知她可以这么话多又嘴贱,打趣起人来刻薄得不行,但又让你讨厌不起来。诗文才学自不用说,说笑话时思路也像九曲十八弯的小溪:宝钗为了惜春作画正拟颜料画具的采购清单,大家一本正经,只见她接“铁锅一口,铁铲一个”,看宝钗诧异,笑答“你要这生姜和酱这些佐料,我替你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她题跋“携蝗大嚼图”,称刘姥姥“他是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个‘母蝗虫’就是了”,连宝钗也忍不住赞“这‘母蝗虫’三个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倒想得快”。奇妙的比喻一个接着一个,总让我想起亚里士多德所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的话来。

这小性儿使起来也是要了人命。周瑞家的替薛姨妈散宫花,到黛玉这里方是最后一处,当知道别的姑娘也有,且花就剩这两枝了,她便要酸“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小时候跟着大人看过几集87版的电视剧,当时不太懂黛玉在气什么,只见她把宫花往盘中一掷,牵得眉一蹙袖子一甩,这个画面倒也在心里留了好多年。(当然后来黛玉还是周全隐忍了许多,这是后话)

而再一面,你光知闺中女儿伤春悲秋情思细腻,却不知她可以伤春悲秋到这种程度。落花,歌宴繁华,五美之境遇,金玉良缘之谶语,谁和谁多说了句话……由悲也思悲,由乐也思悲,黛玉从身边的所有事情里,都能咂摸出一丝凉意。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样一瞪,眼波流转间,让人微恼都化作满心怜惜。

有趣很多时候来自于带给人意外感,而黛玉身上带着这样的种种矛盾气质,她是天真的、玻璃一样的、伶牙俐齿的、愚不可及的,也难怪聪明如贾母宝玉(也就是作者自己)会如此疼惜。


#老太妃过世#

这个脑洞有点大。书中第五十八回写:“朝中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赦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大观园内,因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内,又去送灵一月方回,各丫鬟婆子皆有闲空,多在园内游玩。”
当时读到,脑子里全是美漫神作《Rick and Morty》里讲电池那集的情节:(具体的集数是S2E06 The Ricks Must Be Crazy,说起来还要感谢小咸鱼姐姐当时推荐我看这部剧嘿嘿,手动@紫璇)
科学家男主Rick发明了一种“人工电池”给自己的飞船供电:电池里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人都以踏踏板为 生(以发电),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整个世界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当一块电池。这个小世 界里也有一个科学家,和 Rick 相似,他为了给自己的研究设备供电,又建立了一个小小世界电池......
最后当小小世界的国王明白过来大家戏谑的命运,想到之前为了这个国家日夜操劳甚至错过了父亲的葬礼,但所有的努力其实并无意义,一言不发自杀了。而精彩之处在于, 小世界里的那个科学家知道了真相,却选择接受命运继续发电。
这一段没什么特别,事件本身和叙述很平常,但冷不防让我心里一咯噔:
天子家死一个人,要举国上下同悲;在府里最尊贵的老太太和太太,不在家时全家几百个下人都如释重负因此得闲,而她们在宫中浩浩荡荡的奔丧队伍里,也不过是两个普通人。
是不是很像天子家里套着文武百官这个小世界,再下层又套着宁荣二府这个小小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微积分一样,分形再分形,一级一级下去构成一个循环......这样便有了阶级。在这个循环中,有人是那个国王,有人是那个科学家,而更多的人啥也不知道地兢兢业业踩了一辈子脚踏板。
这样一想,小红凤姐等人为了爬得更高所付出的努力和舍弃的东西,似乎都有点虚无。亦舒在《风满楼》里也说,“一个人要超越他的环境及出身,进步是不够的,非要进化不可,那样大业,岂能人人做到”。
再想起袭人守母亲之孝没有亲自到前头侍奉,和善如贾母也要嗔“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她(指袭人)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称主子为“奶奶”,怕也正是为了显示地位比父辈母辈还要高上一级。便更是觉得大观园的繁华背后都是阶级,都是血泪。
主子们之间的儿女情长、诗赋雅兴才会拿半部书来写。那司棋和潘又安的感情又何尝不真挚?甚至还更勇敢和壮烈得多,也不过寥寥三处百来字就把人家的半生带过了。


#宝钗的性格#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是宝钗房间的一片雪白:老太太去宝钗房中发现房间空荡荡的,也没什么摆件装饰,“雪洞一般”,桌上只有几支菊花和两部书,急忙命人拿了体己物件过来摆上,却依然被宝钗辞却了。
贾母的疑惑也正是读者的疑惑:这一点也不像个年轻姑娘家的屋子,太素净,太清心寡欲。薛姨妈在最初赠宫花时也说“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后来看到顾城对宝钗的评价,说她天然生性空无,觉得蛮对。“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适, 是因为并无所求。”
这种折中并不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以显得识大体,而是从根本上就不在乎。整部书读下来,宝钗几乎没生过气,被人称道的是做事处处合宜,礼数周全又不斤斤计较。印象极深的有薛蟠因吃酒打死人被送官,宝钗告诉母亲时镇定异常,只说想法子解决才是正事,老练得不像个出阁不久的姑娘。
“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为失败而伤心;她又知道这是全部的意义,做一点女红,或者安慰母亲。”
初中有次,一个关系要好的姑娘拿着宝钗的明信片过来,放我桌上说“这句话有点像你”,接过来看见一段脂评:“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当时还觉得忿忿,那是一个人人都自比林黛玉的年纪,暗中觉得宝钗伪装太多显得世故,哪怕其实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看过原著。现在回想,倒稍微能体会一些她的心情。
(印象很深的还有:再比如晴雯临死、王熙凤为秦可卿办丧事之严整风光和她死时的落魄……)


#一个疑问#

前八十回比后四十回具体好在哪里?
能感觉到文字流畅度上明显的区别,人物形象也在后40回里迅速地扁平下去。(还不够深入)


#一些好句子#

1.“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
“柔”和“脆”看似矛盾,前者写性情温和,身子娇贵胜似女儿情态,后者写脆生生少年模样,宝玉形象跃然纸上。

2.赵姨娘因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欢喜,想到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便到王夫人跟前买个好儿“自己便蝎蝎螫螫的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
妙喻。赵姨娘的不登台面的小家子气,讨好谄媚且愚笨的嘴脸,平日在府中地位之低都在这四字之中。

3. 薛姨妈因为金桂埋怨薛蟠:“人凤凰蛋似的,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比花朵还轻巧,原看的你是个人物,才给你做老婆。”
常人只说凤凰,一个“蛋”字就把凤凰的高逸庄严给消解掉了,又很贴切,让人忍俊不禁。不动声色地夸了人。

4.“这尤三姐松松绾着头发……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用“打秋千”形容耳坠晃动之态很是恰当。一面是慵懒不经意的“无力”,一面是耳坠森森晃动的“有力”,迂回间更显出绰约风流的媚态。《罗曼蒂克消亡史》充满张力的一幕,也正是小六儿的坠子晃啊晃,才让隐忍谨慎等待翻身的日本妹夫(浅野忠信)会因此动了对大哥的女人的占有之心。

5忽见岫烟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
形容年轻女子却说“颤颤巍巍”,四个俗字写出一个跳脱美人。大俗即大雅。写“莲步生香”“纤腰玉体”反而落了窠臼。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10 文采 +20 收起 理由
minaday + 20
木兰晓芙 + 10 好楼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镜 于 2018-12-20 19:53 编辑

顺便有个疑问:

「二爷」「二奶奶」等敬称之所以是敬称,有「爷」「奶」本身表示辈分高的原因吗?文中有一个表述“称主子为‘奶奶’,怕也正是为了显示地位比父辈母辈还要高上一级”,是我当时的直观感受,但不知道是不是准确。
ps:”奶奶“是明清之际对年轻妇人的普通称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0 2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逼着大家写读书笔记还是有好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1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镜把读书笔记发上来啦,好,那咱们就聊聊。有些话,听过我古典小说这门课的,应该不陌生。

     你第一部分里提到的贾宝玉的那种女儿崇拜,其实并不是《红楼梦》的发明,它也是有传统的,只是《红楼梦》把它写得更深刻。要说宝玉眼中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实也不完全是,他的乳母喝了他的茶,他是怎么反应的?又是怎么对茜雪的?宝玉那里所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实也是有前提的,年轻美丽可爱的青春女儿,那是不管哪个阶级都是可爱的,但干粗活的傻大姐大概是不能进入宝玉心中清净女儿的行列的,即使是香菱,学做诗之前,在宝玉眼中也是“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因此不能排除宝玉的礼赞女儿有贵族的审美趣味在内,但即使如此,《红楼梦》的礼赞女儿,也仍有深刻的过人之处,仍然闪耀着人道的光辉,不失局限仍然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红楼梦》。

点评

同意。宝玉的关注点,以及女儿们本身的特质,都有局限性,所以被歌颂的女儿们还是少数。但这样的观点依然超越了大部分同代人,好都是被比较出来的哈哈。  发表于 2018-12-24 13: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1 15: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过一段评论:红楼梦里,公认黛玉湘云是有趣的,探春熙凤是有趣的;相对,迎春宝钗就不那么有趣一点。有趣的人里头,黛玉湘云是有小脾气的,探春有大脾气,王熙凤有暴脾气,后两个都是没脾气的。”

《红楼梦》里有一个经典片段,被很多人拿出来赏析过很多遍,那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讲“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那两句话后,众人的笑态那一片段。这一片段,写众人之笑,十分传神,这也是历来被拿来赏析的一个点。但曹公更牛的功夫,其实是不写之写,因为你可能要读了很多遍后,忽然发现,这里并不是所有人的反应都写了,有两个人就没写,就是当时也在场的迎春和宝钗。为什么没写,细一想,没写就太对了,迎春没有笑,是因为她拘谨,迟钝,宝钗没有笑也是对的,宝钗是不可能为刘姥姥那种笑话莞尔一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1 15: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镜 发表于 2018-12-20 19:51
顺便有个疑问:

「二爷」「二奶奶」等敬称之所以是敬称,有「爷」「奶」本身表示辈分高的原因吗?文中有 ...

“奶奶”是不是明清之时对普通年轻妇女的称谓,这个问题,其实你只要翻翻明清时的那些白话小说,就可以找到答案。

另外,称“爷”虽然是敬称,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敬称,只是对稍微有点身份的人的叫法。不记得是谁的文章里说过的,那时比如某人叫祥子,如果他是苦力,那就被叫作祥子,如果在社会上有点小的身份,就可以被称为祥爷了,如果做了官儿,就是祥老爷,官儿做得再大一点,比如知府,那就是祥大老爷,更大了,做到方面大员了,就是祥大人,做到中堂,那自然是祥中堂了……

点评

我去翻翻~  发表于 2018-12-24 13:46
感觉跟重庆人管谁都叫「老师」有点像  发表于 2018-12-24 13: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6 21: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刚读红楼的时候觉得宝钗太假,心思太重,现在却心疼她,三个主角里大概只有她是活在人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8 1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云 发表于 2019-5-26 21:44
真的,刚读红楼的时候觉得宝钗太假,心思太重,现在却心疼她,三个主角里大概只有她是活在人间的。

是的,“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怀金与悼玉并列,这才是曹雪芹的心声,简单地扬黛抑钗,那就不是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8 10: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又看了下南镜主帖里的内容,很多见解非常好,也大有可讨论或展开发挥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19 20:05 , Processed in 0.0471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