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紫璇

[浮光掠影] 伦敦纪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4: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璇 于 2019-8-12 04:46 编辑

来到这里,和来到大英博物馆一样,人的心变得凝重,肃穆,但又有些微妙的不同。在大英博物馆主馆上雕刻着鳄鱼,人以及手拿天秤的天使,鳄鱼象征着人过去的野蛮状态,天使和天秤分别象征着神性和智慧,而在这期间的人则是从混沌的万物中脱离,不断汲取知识,迈向文明,但这也暗示着人和自然的对立和脱离。而在海格特,你看到的却是蓬勃的树木天使像背后涌出,她斑驳的手指停留在空中,仿佛要接住一片飘零的落叶。
天使之指.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璇 于 2019-8-12 05:42 编辑

海格特的墓园分为东西两园,西园安葬的是身份较为高贵的人,墓碑相对精致而富有艺术气息,参观需要提前预定并且一定要有导游讲解,而东园则普遍安葬的是平民。马克思去世的时候,墓也是在东园,根据地图上来看,是个不很起眼的地方,甚至都不在主路上。现在看到的马克思墓是在90年代由英国的共产党集资迁到这里,并且塑了现在我们熟悉的那座墓碑。

马克思的墓.jpg
最左边那束是我献的,买票的时候管理员问我是不是给马克思的,我说是,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她记住了我。后来我们又在墓园里相遇,她说有点担心我,问我找没找到马克思的墓,有没有献花。我说我的花束太小了,她说,不会的,它们非常可爱。

和海格特志愿者伊丽莎白的合影
和志愿者伊丽莎白的合影.jpg

后来我在学校附近看格莱斯顿和哈里斯的塑像的时候,注意到了有人在雕像底座摆放的花圈,红黑色,更像是纸花或者布花扎成的,这或许才是英国人常用的献花方式,而马克思目前的花大多是花束,我甚至在一束花上还看到了sainsbury's便利店的标签,可以想见大多是外国人,尤其是不熟悉本地的人献的,另外地上红色的罐子式的东西,其实有点像纪念用的长明灯,在售票的地方可以买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5: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璇 于 2019-8-12 05:44 编辑

当时天上下着小雨,所以我没办法拿手机看自己的位置,只能根据宣传册的地图来找路,宣传册的硬纸被雨水洇湿,有些发软,以至于被我弄得凹凸不平,但当我再抬起头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几十米开外的转角处那颗巨大的雄狮一般的塑像了。我即便喜欢或者崇拜某个人物,也不会说一定要走遍他所经过的地方,看遍他眼中的风景,相反,能够从其作品中理解其人其思,甚至能传承其事业,是最实际的向其表示敬意的方式,所以,我并没有对海格特有着太多期待,因为致意之后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当我在渐渐靠近这座墓碑,站在他面前,把买来的用透明的包装纸裹好的雏菊和满天星放在墓前时,我一度以为自己感觉到了这厚厚的大理石板下那勃勃的心跳,于是我整个人变得激动,变得小心翼翼,好像透过那青铜的塑像,真的有灵魂在注视着你一样,这样的注视能让一个初到异国的人感到亲切,心情既激动却又因充满信念而安定,然而又仿佛穿越历史,无数的面孔铺面而至。在我看来,这里安葬的不只是马克思和他的家人,还有很多无名的灵魂,这是一个为他们,为那些前赴后继的人们而设的纪念碑。

90年代的迁墓集会
90年代马克思迁墓照.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5: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于纪念和捡石头的癖好,我捡了几颗马克思墓上的小石头和树上掉落的多肉质感的果实
把这件事和盆友说了之后,被说是薅了马克思的羊毛

薅了就薅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和伊丽莎白相遇了两次,第二次的时候是在一个作家的墓前。他的墓前插了一根蓝色的圆珠笔,我当时问伊丽莎白,这样做允许吗,伊丽莎白拔了出来看了一下,又放了回去。她告诉我人们在作家的墓前插笔这可能是一种纪念他们的形式,有个叫Adams的写关于宇宙漫游的题材的作家,墓前就插满了笔。后来这一点在乔治艾略特和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墓前得到了确定。

作者和他孤独的笔.jpg

乔治·艾略特之墓
乔治·艾略特之墓.jpg

道格拉斯·亚当斯之墓,他写了《银河漫游指南》
道格拉斯·艾达姆斯之墓.jpg

点评

42!!!!  发表于 2019-8-12 2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 21: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羡慕紫璇。珍惜机缘,好好感受。

点评

谢谢木兰老师的支持~~~  发表于 2019-9-7 0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打算按时间顺序写的,但是中间有两周一直在准备考试和写论文,交完论文又开始搬家。换了住处之后,某种意义上也是新的开始,决定就先从搬家写,之前的经历后面再慢慢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和小甘搬家,昨天在她那里睡了一晚,因为我的公寓九月一号才能搬进去。于是我们两个人一张单人床。我没有办法躺平,手臂也不能垂直放下来,因为一放两个人的胳膊会打在一起,翻身的话,整个床垫就开始跟着震动。肚子饿,饿到脑子因为想到明天要吃什么的问题而兴奋得睡不着觉。今天起床小甘做了我俩共同生活的最后一顿早饭,牛奶麦片和马芬蛋糕,小甘不喜欢麦片里的蓝莓酱,但她还得忍受这东西一段时间,盒子里还盛着许多。中午到了我这里,我们去tesco买了食物和日用品,拉着推车回家,我给她做了炒乌冬面。面条煮久了,发软,但西红柿块的酸味和葱香让这面仍值得一吃,为了提味我放了些做披萨用的红肠,但其实味道一般。中午太阳光从玻璃里照进来,屋里暖洋洋的,桌子上反着金色的光,玻璃远处的清真寺圆顶上的新月也在蓝天下闪着银光。厨房里就我们两个人,楼道里分外安静。来到了伦敦,我想我俩都变化了不少,这座城市可以像放大镜一样拉大人们之间的差距,界限是分明的,而且被默许着,从前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但我希望有一天这一切会被改变。但矛盾的是,对于我来说这改变如此缓慢,我的衰老远快于此,我告诉自己认清并接受,我也引导着小甘去这么做。她是个心思纯正的姑娘,有着宽容开阔的心灵,更宝贵的是拥有时常反思自身的好品质。如果我在伦敦有什么可托付的人,或许就是小甘了。

走在街上的时候我思考着这个世界的严酷性,随着出国,随着年龄增长,我愈发体会到这一点,而且也愈发明白自身的微不足道,生命必然的消逝,美好渐渐流走。但这也让我对生活中的一些时刻变得敏感起来,这些时刻就是帕乌斯托夫斯基所描述的尘埃中的金沙。这几天我们肩膀酸痛,行李和袋子把双手勒出红印,额头流满汗水,身上布满风尘,指缝甲不知不觉粘上了黑泥,这的确是主基调,住进的公寓出现各种问题,周边环境中隐藏着危机,这也是事实,可这些令人灰心丧气的生活桥段里,偶尔间会插入一段宁静的午饭时光,或者在街巷间毫无挂念的闲荡,在灰暗中仍有许多细小的时刻散发着光彩,这是应该享受和珍惜的。这与承认生活的严酷,保持深重的危机意识,并不构成矛盾,甚至正是前者的衬托下,这些闪光的时刻更加美好。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严肃地生活与学习的同时,不忘记筛出这些细小的金粉,记录下来。用小甘的话,这是我的生活。

我舍友小甘
微信图片_20190906185853.jpg
微信图片_20190906185848.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两个大美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2: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璇 于 2019-9-7 04:02 编辑

我俩搬完家,吃完午饭之后,就去了附近的砖巷(brick lane),以街头艺术和古着贩卖闻名东伦敦。砖巷是一条狭长的巷子,宽度仅能容纳一辆轿车,两边都是三四层高的老楼,由黄褐色或者橘红色堆砌而成,天气好的时候抬头能看到被挤成一条蓝色缎带的天空,太阳把屋顶照亮,上面箭羽状的电线闪着银光。刚进入砖巷的时候两边都是小餐馆,以印度菜和中东菜系为主,越往里走会发现周围的墙壁上有越来越多的涂鸦,这些涂鸦荒诞,怪异,杂乱,有点像暴力的小孩在用自己的画笔发脾气,看了令人甚至会有些不适。越往里走人越多,一旦开来一辆车,汹涌的人群就被迫挤到道路两边狭窄的马路牙子上,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装咖啡的纸杯或者盛着事物的盒子。砖巷和伦敦其他的市场一样吵闹,拥挤,各国语言嘁嘁喳喳,和叫卖声,滋啦啦的烤肉声,古龙水味以及浓郁的油烟气混在一起。当然,这里也是小偷横行的地方,除了因为这里容易得手之外,我相信这些二手市场也是不少盗贼的销赃之处,《雾都孤儿》里的旧手绢店陈列的各种高档的丝绸手绢,其老板和犹太老头这样的贼头关系就很密切。除了小偷,偶尔也会有暴力事件,之前坐地特看报纸,说在诺丁山集市有个黑人突然挡住一名女游客,低语了一声“我是恶魔”之后,抬手将她的上嘴唇削掉了一半。诺丁山市集我之前去过,以后会补上这段经历,当时看到这条消息以及那女人嘴唇上缝合的铁锈色印记,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嘴唇。
微信图片_20190906185741.jpg


深入砖巷之后会看到一些类似中国的小吃城这样的地方,一间大屋子里有着各国各种菜系的摊位中东的咖喱,意大利的方形饺子,德国的烤肉甚至中国的生煎包都可以在里面看到,这些都是英国的“街头食物”。目前我知道的有“街头食物”(street food)和“酒吧食物”(pub food),但我都没怎么尝试过,就观察来看可能街头食物比起酒吧食物更加“不入流”,但不得不承认,哪怕知道这一根根烤肠油腻,高热量,充满了脂肪,但是当它散发着热气,腾起着白烟,摊主一个个翻过面,撒上各种调料的时候,没有人不会心动的。而且它还是德国的,德国的想必一定和中国火腿肠,台湾红肠以及韩国火山石烤肠味道不一样,然后你就会回忆这些烤肠的滋味是什么,以便和眼前的德国香肠做对比,然后就越来越饿,越来越被这滋滋的声音吸引住,越来越迈不开腿离开它。但最终我还是走开了,一是为了我始终坚持的减肥事业(搬家之后我瘦了五斤),二是我的预算,四磅可以换来一根烤肠,也可以买来一个漂亮的vintage胸针或者精巧的小木雕。后来证明我的坚持是对的。

除了小吃,还有卖各种饰品和香水的小摊,一般都是个人手工制作或者自创的小品牌,这些其实没什么可看的,在一个浪迹淘宝多年的人看来,英国这些所谓的小众首饰,可以说平庸又昂贵,倒是在出大门口的时候一个大叔的二手首饰摊让我流连许久,不过考虑到搬家之后置办东西要花一笔钱,我还是忍住走开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我了解到的二手vintage市场。

首先vintage有各种门类比如衣鞋,皮包,首饰,书籍,器皿摆件。也有各种档次,比如香奈儿,路易威登的绝版包,限量首饰或手表,或者阿迪耐克的已经断售的跑鞋,甚至老相机或打字机,这些售价几千到上万,甚至没有上限,在伦敦的一些奢侈品购物中心,比如伯灵顿拱廊街,某个不起眼的店铺或许就是这样一间宝库。

中档的或许是一些有年代的大众品牌,或者年代久远制作精良的老物件,比如卡梅奥的贝雕饰品,维奇伍德或者皇家阿尔伯特的瓷器。之前在诺丁山市集前我曾看到一位在自家店铺前搭了摊位出来的老太太,她就坐在自己的摊子前,手里拿一杯酒,一边喝一边嘟嘟囔囔。摊位上铺了黑色的天鹅绒,但是沾了一些灰尘而显得有些不干净,但上面的首饰虽然颜色有一些黯淡,却有着非常精致做工,镶嵌的宝石因为切割适当而闪闪发亮,我在仔细看的时候终于听到了一句她口中的话,


“这里每个东西都是有历史的,我不会卖给不懂它们的人。”

我抬起头来看着老太太,问她这些有什么历史。

“你不懂,我也没有功夫一遍遍解释,我都说烦了。”

她于是又闭上眼睛继续喝酒,这时候又有两个女孩儿过来了,梳着小麦色的头发,她们拿起首饰用我不懂的语言交谈,老太太于是又嘟囔了一句,带着几分不耐烦。最后我就离开了,不过我回头看了那里好几眼,已经基本上记在心里了。

这两张图拍摄于诺丁山附近一家小有名气的古着首饰店——the hirst collection
微信图片_20190906201249.jpg

微信图片_20190906202916.jpg

低档的小古董其实几十到一百不等,不会陈列在有灯光照射的玻璃展厅里,或者就摆在街边支起一张桌子上,有的甚至连桌子都没有,直接铺一块布放在地上。当我和小甘走到了砖巷逛出口打算往回走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好像临时搭建的小屋,屋里黑洞洞的,不知是背光还是堆满了东西的缘故,即使在白天也只能看到桌椅台灯这些物件灰蒙蒙的影子,屋里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头,他戴着墨镜,仰着头在一张破旧的沙发上打盹,小屋前面有一块红色的满是灰尘的布,布上放着许多小木刻,有鸟类,刺猬和小熊,我随手拿起一只麻雀看了看,这只麻雀的嘴巴断了,但不论是浑圆的体态,还是翅膀上的绒毛,都雕刻得很传神,我有点心动,于是拿着小麻雀站了起来,问摊主在哪里,一个好像中东移民的男人走了过来,我问他多少钱,他告诉我五磅,于是我就放下麻雀要走人,而后这位大哥拉住了我,问我能给多少钱,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拉锯战,我仗着自己买不买都无所谓的心理优势,从一只小雕刻五磅,看到了一只中型雕刻+小雕刻五磅,后来我们达成了交易,眯觉的老头也醒了,他问那中东大哥卖了多少钱,大哥说五磅,老头于是来了一句英国国骂,也不顾我们两个小姑娘在场,然后便问我们是哪国人,没等小甘开口我立刻回说我俩是日本人,然后拉着小甘就要走,因为她已经忍不住笑了。中东大哥听说我俩是日本人就和老头讨论起日语再见怎么说。于是我还没走远,便听到后面有人喊:

"Jane!"

我愣了一下,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日语“回头见”的意思,虽然没学过,但动画片里听过不少次了,于是我也回头笑着朝他们挥手道:

“Jane!”

刚刚说到的经历里买到的两只翠鸟木雕
微信图片_20190906185831.jpg 微信图片_20190906185908.jpg

诺丁山集市上的摊位,让我想起了北京潘家园
微信图片_20190906210306.jpg

点评

这个经历也太萌了,Jane~  发表于 2019-10-4 11:35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木雕漂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4: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小甘在砖巷逛的时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少人停下,抬起头看天上,甚至有人举起手机拍照,这其实有些危险,因为不断有带着护具的骑车的人从路口经过。我俩也很好奇,便停在路边也抬头看,但只是蓝天被太阳照得发红的屋顶和一些天线,后来我退了几步,才发现,不远处的红砖烟囱上有一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于是我俩也成了抬头举起手机拍照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19090618584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4-4-26 00:34 , Processed in 0.0515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